[实用新型]一种液封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2152.X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4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任巨金;杨俊丙;马文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10 | 分类号: | F16K13/10;F04F1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李子健 |
地址: | 10008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封槽 | ||
技术领域
一种液封槽,涉及一种液封装置,特别是用于真空过滤机的受液系统液封槽的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液封槽是运用于真空过滤机的受液系统,其一方面保证真空系统不泄漏空气,另一方面又使产生的滤液顺利溢出,以便于用输送设备外送。由于真空过滤机的滤液含有一定的固体物质(滤液浮游物),容易在在液封槽底部形成结垢,堵塞液封管,从而使滤液外排不畅,影响过滤机的产能,严重时必须停产进行清理,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液封槽底部易堵的问题,延长设备的运行时间,满足了真空过滤机生产技术要求的液封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液封槽,其结构包括液封槽槽体、溢流管、液封管,其特征在于其结构还包括一个虹吸管,该虹吸管的进液口端位于液封槽槽体内的下部,虹吸管的出液口端与位于液封槽槽体外的溢流管下部联通,虹吸管上的上顶端穿过液封槽溢流口下方的槽壁,在液封槽槽体内的虹吸管上部开有一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管的直径为液封管管径的(1.5-2)/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液封槽槽体内虹吸管上部开有的通孔截面积为虹吸管截面积的(1-2)/1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封槽,在液封槽内增加一条虹吸管,利用虹吸的作用将液封槽底部滤液及固体物质吸出,有效防止固体物质的沉积、堵塞,保证滤液外排畅通,提高过滤机的产能,提高设备的正常运转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液封槽,其结构包括液封槽槽体1、溢流管2、液封管3,其结构还包括一个虹吸管4,该虹吸管的进液口端位于液封槽槽体内的下部,虹吸管的出液口端与位于液封槽槽体外的溢流管下部联通,虹吸管上的上顶端穿过液封槽溢流口下方的槽壁,在液封槽槽体内的虹吸管上部开有一通孔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封槽,在液封槽内增加一条虹吸管,其底部处于液封管出口,出口在槽外与溢流管相接,或将其出口安装在槽外比液封管出口低的位置,利用虹吸的作用将液封槽底部滤液及固体物质吸出,防止沉积、堵塞。在虹吸管的顶部开有小孔,小孔直径约为虹吸管直径的(1-2)/10,在液封槽内液位高时,小孔被液面封堵,虹吸起作用,保证液封槽底部含固体物质的滤液顺利排出;在液封槽内液位低时,利用小孔进气停止虹吸作用,以保证液封槽的液封作用,保证真空系统的操作条件。虹吸管的直径以该管所能通过的液量占总滤液量的三分之二左右为宜,以保证虹吸快速形成。所述的虹吸管的直径为液封管管径的(1.5-2)/3;所述的在液封槽槽体内虹吸管上部开有的通孔截面积为虹吸管截面积的(1-2)/10。
运行时,当液封槽中液体积聚液位高过虹吸管上部开有的通孔时,溢流管排出的液体使虹吸管产生负压,虹吸管产生抽吸作用,将液封槽下底部沉积的滤液及固体物质吸出;当液位低于通孔时,由于空气从通孔中进入,虹吸管产生抽吸作用消失,虹吸停止,以保证槽内的液封,即完成一个运行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21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