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泉摆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8081.6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9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肖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帽子(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7/08 | 分类号: | B05B17/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叶碎银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泉 摆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摆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泉摆件。
背景技术
喷泉是由人工构筑的整形或天然泉池中,以喷射优美的水姿,供人们观赏的水景,其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喷泉大多设在公共场所,不能作为家中摆件供大人或儿童随时观赏、玩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泉摆件,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大型喷泉设施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泉摆件,包括底座、水泵和流水部件,底座设有顶端开口的蓄水腔,流水部件装配于底座,且其顶部高于蓄水腔顶缘,该流水部件顶部设有喷泉口;水泵安装于底座,该水泵的入水口连通底座的蓄水腔,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一水管接通流水部件的喷泉口,水泵通电时,水由喷泉口流出并落入蓄水腔。
一实施例中,所述流水部件设有至少两个流水槽,该至少两个流水槽按上下方向排列设置,且位于最上方的流水槽与所述喷泉口相连通,从所述喷泉口流出的水在落下过程中依次流经各个流水槽。
一实施例中,所述流水部件底部设有一底板,所述底座的蓄水腔内设有若干支撑部,该底板位于所述蓄水腔内,并搭接于该若干支撑部,且底板侧面与所述蓄水腔的腔壁之间设有流水间隙,或者,该底板设有上下贯通的排水孔。
一实施例中,所述各个流水槽的侧面分别设有下水口。
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供电电池,该供电电池与所述水泵电连接。
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电池盒,所述底座还设有用于容置该电池盒并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供电电池内置于该电池盒,该电池盒内置于所述底座的容纳腔内,且该容纳腔的开口处盖接有一电池盖。
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安装有一电源开关,该电源开关电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池与水泵的电连接回路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若干支撑部分别为立置于所述蓄水腔底面的支柱。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大型喷泉设施转化为能喷射优美水姿的小摆件,能实现循环用水,用水量少,且体积小、结构紧凑、操控方便,既能作为家中摆件,美化室内环境,也能作为一个有趣的玩具,供大人、儿童随时玩耍。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泉摆件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泉摆件,包括底座4、水泵3和流水部件1,底座4设有顶端开口的蓄水腔41,流水部件1装配于底座4,且其顶部高于蓄水腔41顶缘,该流水部件1顶部设有喷泉口11;水泵3安装于底座4,该水泵3的入水口连通底座4的蓄水腔41,水泵3的出水口通过一水管接通流水部件1的喷泉口11,水泵3通电时,水由喷泉口11流出并落入蓄水腔41。
本实施例中,所述流水部件1设有两个流水槽12、13,该两个流水槽12、13按上下方向排列设置,且位于最上方的流水槽11与所述喷泉口11相连通,各个流水槽的侧面分别设有下水口,从所述喷泉口11流出的水在落下过程中依次流经各个流水槽。本实施例中,所述流水槽的个数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多余两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流水部件1底部设有一底板14,所述底座4的蓄水腔41内设有若干支撑部,具体,各个支撑部分别为立置于所述蓄水腔41底面的支柱42,该底板14位于所述蓄水腔41内,并搭接于该若干支柱42顶端,且底板14侧面与所述蓄水腔41的腔壁之间设有流水间隙(当然,也可以不设置所述流水间隙,而是直接在底板14开设上下贯通的排水孔)。所述各个支撑部还可以是水平设置于蓄水腔41顶部的横杆和/或纵杆。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供电电池7,该供电电池7与所述水泵3电连接。底座4还安装有一电源开关5,该电源开关5电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池7与水泵3的电连接回路上,用于切断或接通水泵3与供电电池7的电连接通路。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电池盒6,所述底座4底部设有用于容置该电池盒6且底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供电电池7内置于该电池盒6,该电池盒6内置于所述底座4的容纳腔内,且该容纳腔的开口处盖接有一电池盖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帽子(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蓝帽子(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8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输电线缆临时支架装置
- 下一篇:护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