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井防喷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8101.8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2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喜;王旭庄;余泽清;吴昊;李新;边正文;郝国忠;郝前安;贾晓东;孙东惺;陈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南泥湾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33/06 | 分类号: | E21B3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6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防喷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内容属于油田开采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实施油井带压作业用的井口密封装置——油井防喷盒。
背景技术
防喷盒是安装于井口装置上端用于防止原油外流的封堵器,在抽油机运行时,防喷盒直接承受着油流的冲击力和油杆上下的摩擦力,以使油井作业符合安全、环保的要求。但从目前油田开采现场使用情况看,传统的防喷盒结构相应还存在有密封时效性较差、易损坏等问题,由于传统放喷盒尚不能起到长久良好的密封作业,导致油井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油液外泄污染的情况,增加了作业成本,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油井生产的产量以及井场的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油井防喷盒结构存在的密封时效性差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延长密封时间从而有效保护油区环境并提高经济效益的油井防喷盒。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所提供的油井防喷盒具有一个安装在油井井口上的油管三通和一个通过连接管箍同轴连装设置在油管三通上方的防喷管,在油管三通位于侧开口上部的管段内套装入一个带中心孔的芯管,在连接管箍内由芯管上端至连接管箍上端间的腔道内叠排放置有3~5个带中心孔的皮质垫片(一级密封),在防喷管的上端管孔内装入一个带中心孔的压盖,在防喷管内由压盖下端至连接管箍上端间的腔道内叠排放置有5~8个带中心孔的皮质垫片(二级密封)。
上述油井防喷盒结构中,连接管箍两头分别与油管三通上段通管及防喷管下段管体螺纹连接,压盖螺纹装接在防喷管的上端管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密封时效好、易于推广应用。经设计人对延长油田井区内20口油井进行的密封试验,平均单井防喷盒有效密封时间达到360天以上,明显高于传统产品的有效密封时间(以往产品的有效密封时间小于180天),而且在安装和更换该防喷盒时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拿着管钳拧,只需借助简易的小套筒,便可在短短几分钟内操作就绪,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小了原油污染,得到了井下作业人员和采油工的一致认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的名称分别是:1-压盖,2-(二级密封)皮质垫片,3-(一级密封)皮质垫片,4-芯管,5-油管三通,6-防喷管,7-连接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结构并不仅限于图示的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井防喷盒由油管三通5、防喷管6、连接管箍7、芯管4、压盖1以及多个带中心孔的皮质垫片组成。油管三通5的下通口安装在油井井口上,带中心孔的芯管4套装在油管三通5位于侧开口上部的管段内,连接管箍7的两头分别与油管三通5的上段通管及防喷管6的下段管体螺纹连接,带有中心孔的压盖1通过底螺纹装接在防喷管6的上端管孔内。在连接管箍7内由芯管4上端至连接管箍7上端间的腔道内叠排放置有3个用作一级密封的带中心孔的皮质垫片3,在防喷管6内由压盖1下端至连接管箍7上端间的腔道内叠排放置有5个用作二级密封的带中心孔的皮质垫片2。在压盖1、芯管4以及垫片2、3上所开的中心孔均为使抽油杆穿过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南泥湾采油厂,未经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南泥湾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8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