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热型棚车车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8145.0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1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舒麟;刘凤伟;刘文亮;臧俊杰;彭全海;周宏林;黄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00 | 分类号: | B61D3/00;B61D17/18;B6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棚车 车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货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热型棚车车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多条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陆续开通,多条提速线路的货运能力被释放出来,为快速货运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广泛运用,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变革,以价值高、批量小、时间紧、个性化为特征的快运货物运输需求旺盛。
然而,现有铁路货车轴重都在21t以上,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且现有铁路货车车体钢结构均为板梁组焊式薄壁筒形全钢焊接整体承载结构。
这样使得现有铁路货车至少存在如下缺陷:现有铁路棚车车体钢结构采用梁、柱外置式,外置的两、柱增大了列车运行阻力;车体容积偏小、无隔热结构,不适合轻质、高品质货物的运用要求;车门数量少、门孔尺寸小,不适应快捷货车对货物的快速装卸作业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热型棚车车体,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铁路棚车车体容积偏小、无隔热结构、不适应快速装卸作业要求,以及对于有特殊环境和使用要求的运输货物而言,现有铁路棚车在运输过程中无法满足要求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热型棚车车体,所述隔热型棚车车体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包括:侧部;端部;中梁,所述中梁呈鱼腹形变截面结构,且所述中梁与所述端部相连,并通过枕梁、横梁与侧部相连接;侧墙,所述侧墙与所述侧部固定连接,且所述侧墙位于所述底架侧部的上方;端墙,所述端墙与所述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端墙位于所述底架侧部的上方;车顶,所述车顶分别与所述侧墙、所述端墙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侧墙、所述端墙及所述底架合围成一车体;车门,所述车门设置在所述侧墙的滑道上,使得所述车门能够沿滑道相对于所述侧墙进行滑动;所述侧墙、所述端墙和/或所述车顶均设置有隔热层。
可选的,还包括:车门上滑轨,所述车门上滑轨固定于所述侧部部位处;车门下滑轨,所述车门下滑轨固定于所述侧墙上;其中,所述车门分别与所述车门上滑轨、所述车门下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车门位于所述车门上滑轨、所述车门下滑轨之间,使得所述车门在所述车门上滑轨、所述车门下滑轨上相对所述侧墙进行滑动。
可选的,还包括:弯梁,所述弯梁呈内置式结构固定于所述车顶上;和/或,端柱,所述端柱呈内置式结构固定于所述端墙上;和/或,侧柱,所述侧柱呈内置式结构固定于所述侧墙上。
可选的,所述车门的数量是四个(每侧各两个),且四个所述车门以所述车体的中心竖轴为对称轴,对称地分布在所述侧墙上。
可选的,所述车门由铝合金型材制作而成。
可选的,所述固定连接是焊接;和/或,所述可拆卸式连接是铆接。
可选的,所述隔热层包括中间隔热材料和内衬板。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增大车体容积、增加车门数量及增大门孔尺寸,在保证车体结构强度和运用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车辆轻量化,适合轻质货物的运输要求,同时实现货物快装快卸,提高车辆运营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同时中梁采用鱼腹形变截面焊接结构,使得中梁在承受载荷时应力分布更合理,以最大化降低底架的自重;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侧墙、端墙以及车顶上均设置有隔热层,通过该隔热层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体具有隔热效果,对于部分高品质货物,本实用新型满足了其对特殊环境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热型棚车车体结构主视图;以及
图2为图1提供的隔热型棚车车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为图1提供的隔热型棚车车体的侧视图;以及
图4为图1提供的隔热型棚车车体的车门局部示意图;以及
图5为图1提供的隔热型棚车车体的车门锁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为图3提供的隔热型棚车车体的滑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8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列车车厢模压窗口墙板
- 下一篇:一种石油钻井实时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