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制动系统直流电子真空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1427.3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汤国强;齐书红;周世雄;张绍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善工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3/02 | 分类号: | F04C23/02;F04C25/02;F04C18/344;F04C29/12;F04C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制动 系统 直流 电子 真空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增压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柴油动力汽车制动的汽车制动系统直流电子真空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乘用车制动系统的制动真空源主要来自发动机进气歧管,当发动机吸气时,在进气歧管形成真空,因真空助力器通过管道与发动机进气歧管相连,实现对真空助力器抽真空的功能;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大气压力作用于真空助力器一侧,起到助力制动作用。但在涡轮增压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上就不同了,涡轮增压汽车由于采用涡轮增压技术,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供气方式在涡轮增压器作用下,采用的是正压供气方式,不能再对真空助力器抽真空,这时需要有专门抽真空部件来完成。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因采用电机驱动,也必须要有专门的抽真空装置来提供真空源。现有的真空助力器抽真空的装置体积大,结构复杂,助力制动作用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功耗小,安全性可靠的新型汽车制动系统直流电子真空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汽车制动系统直流电子真空泵,包括罩壳、上端盖、泵体、下端盖、电机总成、叶轮、螺栓、连接芯轴和浮动刮片构成,所述电机总成通过下端盖装配联接芯轴,再配合泵体、上端盖并通过螺栓将其紧固连接;所述电机总成上还设置有一个吸气口和一个出气口,且吸气口上连接有气管,出气口直接接通大气;所述下端盖上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弧形吸气槽通孔,所述上端盖上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弧形吸气槽盲孔和两个对称分布的小弧形出气槽通孔。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电机总成的端面上装配有罩壳,且用螺栓紧固。
优选的,所述泵体的内腔呈椭圆形结构,且泵体上两边分别设置有4个吸气通孔。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泵体的内腔内还装有叶轮,且叶轮与连接芯轴配合,所述连接芯轴上还均匀设置有8个滑槽,滑槽内安装有浮动刮片。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叶轮和浮动刮片采用碳素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真空泵采用叶片式结构,叶轮在电机作用下做高速旋转复运动。又由于叶轮及浮动刮片采用碳精材料,自润滑性良好,浮动刮片与泵体间摩擦磨损消耗较小,电机消耗功率小。同时,电动真空泵的运转并不依赖于汽车发动机,即使是在启停功能中必须关掉发动机时,电动真空泵仍旧可以提供真空。特别是对配置有涡轮增压车辆、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以及柴油车辆,一旦汽油发动机无法提供足够的真空,该真空泵能够及时衔接持续提供真空以保证制动加力器、真空制动器的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直流电子真空泵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直流电子真空泵的俯视图;
图中:1-电机总成、2-减震垫、3-固定套、4-罩壳、5-上端盖、6-叶轮、7-连接芯轴、8-下端盖、9-螺栓、10-泵体、11-出气口、12-浮动刮片、13-螺栓、14-防尘帽、15-吸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系统直流电子真空泵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制动系统直流电子真空泵,包括罩壳4、上端盖5、泵体10、下端盖8、电机总成1、叶轮6、螺栓13、连接芯轴7和浮动刮片12构成,所述的电机总成1通过下端盖8装配联接芯轴7,再配合泵体10、上端盖5并通过螺栓13将其紧固连接;同时,所述的电机总成1上还设置有一个吸气口15和一个出气口11,且吸气口15上连接有气管,出气口11直接接通大气;所述的电机总成1的端面上还装配有罩壳4,且用螺栓13紧固。所述的泵体10的内腔呈椭圆形结构,且泵体10上两边分别设置有4个吸气通孔,而且泵体10的内腔内还装有叶轮6,且叶轮6与连接芯轴7配合,所述的连接芯轴7上还均匀设置有8个滑槽,且滑槽内安装有浮动刮片12。所述的叶轮6和浮动刮片12采用碳素材料制成。所述的下端盖8上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弧形吸气槽通孔,同时,上端盖5上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弧形吸气槽盲孔和两个对称分布的小弧形出气槽通孔。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在电机总成1的驱动下,带动泵体10内的叶轮6高速逆时针旋转,叶轮6上的滑槽内的浮动刮片12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叶轮6上的滑槽向外作离心运动,由于叶轮6与连接芯轴7配合,在泵体10呈椭圆形内腔内,因此,由上端盖5、下端盖8、泵体10、叶轮6及8个浮动刮片12将泵体10的椭圆形内腔分隔成容积不同的8个部分,在叶轮6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容腔的体积会产生两次大小的变化,形成两次抽气、压缩、排气三个过程(见图2所示)。电机总成1上吸气口15通过气管与汽车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连接,从而实现对真空助力器抽真空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善工精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善工精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1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事故处理系统
- 下一篇:利用气化炉实现碳减排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