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5246.6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7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虞焕钢;陈舟苗;段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具体涉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双系统平行流换热器常采用在集流管中设置隔板直接分隔开两个换热系统流路,且为了避免两个换热系统之间的直接换热,常设置成双隔板结构,产品在爆破试验时,现有双隔板结构强度较差,中部容易变形,与集流管的焊接处容易撕裂泄漏,达不到产品的爆破强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换热器,提高隔板强度,避免隔板变形导致与集流管的焊接处出现撕裂泄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集流管及安装于两根集流管之间的扁管,所述扁管的端头插入集流管内,在集流管内设置有将相邻两换热系统的流路分隔开的双隔板,在双隔板之间设置有隔热空间,所述双隔板之间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为平板。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为十字形板。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包括外筋板及设于外筋板内侧的栅格板。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为圆管。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设有镂空槽,双隔板之间的扁管端头位于镂空槽内。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在集流管轴向的两侧端设置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集流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加强筋插入槽,所述加强筋从加强筋插入槽插入集流管内。
优选的,所述隔热空间在集流管轴向的长度为一个扁管间距。
优选的,所述集流管为圆形管。
本实用新型在双隔板之间加设加强筋,该加强筋可以在某径向方向上完全支撑双隔板,增加双隔板中部的强度,减少隔板变形,防止隔板与集流管焊接处撕裂泄漏,满足产品的爆破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集流管与扁管配合处径向剖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集流管与扁管配合处侧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集流管与扁管配合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集流管与扁管配合处正面结构图;
图5是图4中A-A剖面结构图一;
图6是图4中A-A剖面结构图二;
图7是图4中A-A剖面结构图三;
图8是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做出具体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换热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集流管1及安装于两根集流管1之间的一排扁管2,在集流管1内设置有将相邻两换热系统的流路分隔开的双隔板3,在双隔板3之间设置有隔热空间,在双隔板3之间还设有加强筋4。加强筋4位于隔热空间内,宽度大致与双隔板3之间隔热空间的宽度相等,并且加强筋4在某个径向上完全支撑双隔板3,因此增加双隔板3中部的强度,减少隔板变形,防止隔板与集流管焊接处撕裂泄漏,满足产品的爆破强度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4为平板状结构,具体可以为矩形板,加强筋4平面与双隔板3平面垂直。
如图3所示,所述集流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加强筋插入槽11,所述加强筋3从加强筋插入槽11插入集流管1内。可以方便隔板的装配,隔板通过加强筋插入槽11直接插入集流管1。当然如果不设置加强筋插入槽11,加强筋4可以从集流管1的端口插入。
此外,加强筋4的高度大于等于集流管1内径长度,同时加强筋4位于集流管1直径所在的径向上,这样当加强筋4从加强筋插入槽11完全插入集流管1后,加强筋4顶端露出集流管1一部分或者加强筋4顶端与集流管1外壁平齐,这有利于双隔板3的插入,而且加强筋4可以在最大的径向方向上完全支撑双隔板3,对双隔板3的支撑强度最高。
结合图4至图7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变形,所述加强筋4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加强筋为十字形板41。这样可以增加支撑面积,对隔板支撑力更均匀。如图6所示,所述加强筋为栅格板42。而且栅格形状可以多样化,当然最优选的结构正如图6所示,为外圆周加内十字,结构最简单,材料最省,而且能够对双隔板3中部及周边均给予均衡支撑力,支撑件不易变形,进一步防止双隔板3与集流管1焊接处的撕裂泄露。
如图7所示,所述加强筋4为圆管43。圆管43的支撑强度更高,且不易变形。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加强筋4设有镂空槽401,双隔板3之间的扁管端头位于镂空槽内。这样,通过镂空槽401,容纳扁管端头,避开了双隔板3中间的扁管2,方便了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5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