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短路保护的直流电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1010.7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4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陈东华;张世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三华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87 | 分类号: | H02H3/087;H02H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短路 保护 直流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短路保护的直流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直流电源采用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进行直流电压转换。直流电压转换电路通常采用BUCK或BOOST线路的架构,线路结构简单,效率高,且内部具有斜率补偿。但传统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并未存在短路保护机制,当负载元件出现短路时,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IC难以进行限流控制,电路处于大电流工作状态。大电流的工作状态使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IC和MOSFET管发热,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将电路板考黄,严重时甚至引起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具有短路保护的直流电源电路,在负载出现短路时对整个直流电源电路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具有短路保护的直流电源电路,包括直流电压转换模块和短路保护模块,所述短路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直流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接直流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短路保护模块在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输出正常时无输出,在直流电压保护模块输出短路时拉低电压转换模块的控制端电压,使直流电压转换模块停止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短路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直流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接直流电压转换模块的控制端和/或补偿端。
作为优选,所述短路保护模块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稳压二极管ZD1、三极管Q1及三极管Q2,所述电阻R7一端与直流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8的一端及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集电极分别接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直流电源,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串联稳压二极管ZD1后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直流电压转换模块的控制端和/或补偿端。
作为优选,所述短路保护模块还包括与电阻R10并联连接的电容C10,当直流电压转换模块上电工作瞬间,其输出端无输出,电容C10使电阻R10两端电压为零,使三极管Q2在直流电压转换模块上电瞬间截止,并通过电阻R9对电容C10进行充电,使直流电压转换模块有足够时间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短路保护模块还包括跨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的电阻R11,电阻R11防止干扰而产生误动作,提高短路保护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直流电压转换模块采用直流电压转换芯片,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直流电压转换芯片的EN引脚和/或CMP引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直流电源电路设置短路保护模块,在直流电源输出短路时对直流电源电路进行保护,防止直流电源电路烧坏,且短路保护模块由简单的电子元器件组成,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且占用体积小。
(2)通过设置一与电阻R10并联的电容C10,使直流电压转换模块上电瞬间,电阻R10两端电压为零,防止上电瞬间产生误操作,确保直流电源正常工作。
(3)通过在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跨接一电阻R11防止干扰而产生误动作,提高短路保护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流电压转换模块与短路保护模块连接的框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另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三华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三华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1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卷机、卷取机卷筒防护装置
- 下一篇:宽向可变流量的冷却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