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称式球窝球径气电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7257.3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1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袁鸿飞;袁怡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海太精密量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3/10 | 分类号: | G01B1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38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式球窝球径气电 测量仪 | ||
1.对称式球窝球径气电测量仪,包括:气电电子柱、连接杆、与被测对称式球窝对应匹配的气动测量头以及与气动测量头对应匹配的校准件组,气动测量头通过连接杆与气电电子柱的气体输出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校准件组包括带第一对称式球窝的小校准件和带第二对称式球窝的大校准件,被测对称式球窝球径大于第一对称式球窝球径而小于第二对称式球窝球径;所述的气动测量头为球体形状,气动测量头球径大于第一对称式球窝球径而小于第二对称式球窝球径,在气动测量头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切割平台,二个第一切割平台能保证气动测量头在放入第一对称式球窝的过程中与第一对称式球窝不发生碰撞;在连接杆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一气体通道,在气动测量头中设置有带二个气体输出口的第二气体通道,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构成气体输送通道,第二气体通道的二个气体输出口分别位于气动测量头球体的上、下表面上,从而分别形成上喷嘴和下喷嘴,从气电电子柱的气体输出端输出的带有一定压力的气体经气体输送通道后分别从上、下喷嘴喷出;当将气动测量头置于对称式球窝内时,带一定压力的气体分别从上喷嘴与对称式球窝的上球窝壁之间的泄流间隙以及下喷嘴与对称式球窝的下球窝壁之间的泄流间隙向外喷出泄流,并且上、下喷嘴分别至第一对称式球窝的上、下球窝壁之间的泄流间隙都落在气体压力与泄流间隙的线性变化范围内,上、下喷嘴分别至第二对称式球窝的上、下球窝壁之间的泄流间隙也都落在气体压力与泄流间隙的线性变化范围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式球窝球径气电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由进气通道和上下贯通的出气通道组成,出气通道与进气通道相互贯穿构成T形形状的通道,出气通道位于气动测量头的某一直径线上,且出气通道的上、下两端出口分别在气动测量头球体的上、下表面上形成上喷嘴和下喷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式球窝球径气电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由手柄和软管组成,在手柄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三气体通道,手柄前端能与气动测量头密封连接,手柄后端与软管前端密封连接,软管后端能与气电电子柱的气体输出端密封连接,软管内孔和第三气体通道形成完整的第一气体通道。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称式球窝球径气电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在手柄前段设置有外螺纹段,在第二气体通道的气体进入口处设置有与外螺纹段相配合的内螺纹段,手柄通过外螺纹段与气动测量头上的内螺纹段密封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对称式球窝球径气电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气体通道的气体进入口处设置有容纳密封圈的容纳槽,密封圈置于容纳槽内,手柄前端通过密封圈与气动测量头密封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称式球窝球径气电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在手柄与软管之间设置有密封连接手柄与软管的连接件。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称式球窝球径气电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前端设置有嵌入块,在手柄后端设置有容纳嵌入块的嵌入槽,嵌入块能密封嵌入到嵌入槽内;在连接件后端设置有锥体形状的锥形嵌入块,锥形嵌入块的直径由前至后逐渐减小,在软管前端设置有与锥形嵌入块相配合的锥形嵌入槽,锥形嵌入块能密封嵌入到锥形嵌入槽内;在连接件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贯通孔,手柄通过连接件与软管密封连接时,第三气体通道通过贯通孔与软管内孔相连通。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式球窝球径气电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在气动测量头前端竖向切割有第二切割平台。
9.按照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对称式球窝球径气电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气动测量头球体表面与第一对称式球窝的球窝壁之间的最小间隙控制在5μm-10μm范围内,气动测量头球体表面与第二对称式球窝的球窝壁之间的最大间隙控制在80μm-100μm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海太精密量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海太精密量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72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