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草药粉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8066.2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6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郝春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神林堂中医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2C18/10 | 分类号: | B02C18/10;B02C18/16;B02C18/18;B02C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郭晓华 |
地址: | 215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草药 粉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草药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粉碎机一般由机座、料桶、桶盖、电机和刀片组成,是一种专门对中药材进行粉碎的机器,现有技术的中药粉碎机存在以下几种缺陷:一、料桶与桶盖通过螺纹连接,当电机驱动刀片高速旋转对中草药材进行切割时,必然会使料桶和桶盖产生震动,当需要对中草药材进行较长的粉碎时间时,震动会使螺纹连接的料桶和桶盖出现松动,对料桶与桶盖连接的密封性造成影响,粉碎的中草药材会溢出料桶,同时,存在桶盖脱落的安全隐患。二、料桶采用单层的金属材料,单层金属材料的隔热性能差,由于刀片在料桶内高速旋转对中草药材进行切割,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料桶的桶壁温度升高,当停止粉碎工作需要将被粉碎的中草药材倒出时,高温的桶壁容易烫伤操作人员,三、单粉碎刀片的设计,对中草药材的切割不够均匀,粉碎效果不佳。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中草药粉碎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草药粉碎装置,所述中草药粉碎装置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外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外框体装置上的粉碎装置、位于所述外框体装置内部的内框体装置、位于所述内框体装置下方的旋转装置及位于所述内框体装置左右两侧的进气装置,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外框体装置包括外框体、位于所述外框体下方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下方的第一定位块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下方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电机、位于所述第一电机下方的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周围的连接线、设置于所述连接线上的粉碎刀片及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下方的支撑轴,所述内框体装置包括内框体、位于所述内框体内部的斜板、位于所述内框体侧面上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过滤网、位于所述斜板下方的连接通道及位于所述内框体下方的凸环,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及位于所述第二电机上方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定位块呈圆环状,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上表面设有环形槽,所述凸环呈圆环状,所述凸环的上表面与所述内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凸环收容于所述环形槽中。
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及设置于所述进气管的风机,所述进气管的一端穿过外框体的侧面延伸至所述外框体的内部且顶靠在所述内框体的侧面上。
所述外框体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外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呈L型,所述第一定位块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外表面与所述外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包括上端部、位于所述上端部下方的中端部及位于所述中端部下方的下端部。
所述中端部呈倒置的圆台状,所述中端部穿过所述外框体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外框体滑动连接。
所述斜板呈圆环状,所述斜板的一端与所述内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斜板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
所述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中且与所述内框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穿过所述外框体的下表面且与所述内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草药粉碎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中药材进行有效的粉碎,粉碎效率高且效果好,同时能够起到较好的隔热效果,防止烫伤操作人员,并且采用多刀片设计,使得粉碎的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草药粉碎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草药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草药粉碎装置包括底座1、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的外框体装置2、设置于所述外框体装置2上的粉碎装置3、位于所述外框体装置2内部的内框体装置4、位于所述内框体装置4下方的旋转装置5及位于所述内框体装置4左右两侧的进气装置6。
所述底座1呈长方体,所述底座1水平放置,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第一支撑柱11,所述第一支撑柱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柱1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柱1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神林堂中医药研究所,未经苏州神林堂中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8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绞肉机
- 下一篇:无机化学实验用物料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