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解的微创手术取物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7730.1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8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中;陈新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微创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4 | 分类号: | A61B1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解 手术 取物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取物袋。
背景技术
标本取物袋作为一种医疗辅助设施,可以通过与穿刺器的配合将活体标本从体内取出,经过技术的完善,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腹腔手术中。常用的取物袋包括弹性体、标本袋、外管以及内管,弹性体安装在内管上,绕标本袋的袋口设置,并与标本袋一体的收缩在外管内,使用时先推动内管使标本袋从外管中伸出,袋口在弹性体的作用下撑开,放入标本后,拉动内管将弹性体回收入外管,而袋口被外管阻挡产生相对弹性体的位移,从而达到收紧标本袋的目的,然后,因为标本袋的尺寸大于穿刺器通道的尺寸,其在从外管中伸出后便无法与穿刺器分离,只能在手术结束后与穿刺器一起拔出,即穿刺器将额外占据一条手术通道,而其他手术器械的出入又需要畅通的手术通道,这就意味着不得不在患者腹部插入多个穿刺器,既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实用新型了一种取物袋,其标本袋与内管之间可以分开,具体的,是设置有一拉线,拉线的一端与内管连接,另一端与弹性体一起绕标本袋的袋口设置。当标本已经放置在标本袋中后,拉动内管使弹性体与标本袋分离,并通过拉线收紧袋口,当袋口收紧后,将拉线与内管分离,便可以使内管与套管从穿刺器中抽出,从而解除对手术通道的占用,手术结束后将拉线与穿刺器一起抽出,完成标本袋的取出操作,然而这种取物袋存在一些问题:
1、拉线设置在外管的外侧,既影响美观,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与别的物体发生缠绕,从而导致取物袋的损坏;
2、因为标本袋自身存在弹性,因为在袋口完全收紧之前拉线都必须保持绷紧状态,否则袋口会再次张开,而收紧后又必须与内管分离,才能达到内管与标本袋分离的目的,现有技术的取物袋在内管或外管之上设置标识,通过医护人员的目测判断内管是否已经达到指定位置,从而间接的判断袋口是否已经收紧,这种方式既不直观,又容易导致袋口收缩不完全,影响使用效果;
3、现有技术的拉线一般都是缠绕或者固接在内管上,在分离时或者需要手动解开,或者需要破坏式的分离,使用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解的微创手术取物袋,可以对内管进行精确定位,保证标本袋在完全锁紧后才与内管分离;设置有锁止结构,仅需一步操作,甚至无需操作便能完成拉线从锁止状态到分离状态之间的切换,使用十分方便;能够对拉线进行有效的保护,使标本袋整体更加简洁、美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拆解的微创手术取物袋,包括外管、内管、弹性体与标本袋,内管套设于外管内并可相对其滑动;标本袋可随内管的向前推动而自外管中伸出,并被弹性体撑开,弹性体可随内管的向后抽出而与标本袋分离,实现标本袋与内管、外管的拆解,包括
一拉线,拉线穿设在内管内,可在弹性体与标本袋分离后,随内管的运动而收紧标本袋的袋口,并在袋口完全收紧后与内管分离;
定位结构,用于在袋口完全收紧后,将内管固定在当前位置;
以及锁止结构,其可在袋口完全收紧之前将拉线固接在内管上,并可在袋口完全收紧后解除对拉线的锁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定位结构包括一固定在内管外周的凸台,和一固定在外管内壁的弹性套环,凸台为圆锥形,沿内管向后抽出的方向逐渐变小,凸台的两端形成限位平面,弹性套环内设有一与凸台形状相同的腔体,腔体的入口小于凸台圆周的最大处;
入口可在凸台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凸台进入腔体内,并可在凸台完全进入后恢复原状,通过腔体内壁抵持限位平面,以将凸台固定在该腔体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拉线未连接标本袋的一端设有一球体,拉线可通过该球体被锁止结构固定在内管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内管包括沿轴向将其贯通的通道,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其截面直径大于球体的直径,以便于球体通过,拉线与球体穿设在通道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锁止结构包括安装在内管上的滑座,其可沿内管的径向运动,滑座上设有容物腔和上锁止件,容物腔用于放置球体,锁止结构还包括设于滑座下方的下锁止件,其中
在初始状态时,滑座被下锁止件抵持,其与通道之间的间隙小于球体的直径,以将球体限制在容物腔内;
通过向滑座施加外力,迫使上锁止件和/或下锁止件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滑座向下运动,直至容物腔与通道直接连通后释放球体,此时上锁止件与下锁止件相互锁止,将滑座固定在当前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微创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联合微创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77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