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载物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3527.7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7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牟国荣;陈建中;文登攀;刘思川;葛均友;万阳浴;程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6 | 分类号: | B66F7/06;B66F7/28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 |
地址: | 331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载物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容器随着科技的进步由传统的玻璃瓶转变为现今的聚丙烯输液瓶输液和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在使用聚丙烯输液瓶/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生产灭菌时均需将产品装入灭菌小车后才能进入灭菌柜灭菌,载物装置是在使用聚丙烯输液瓶/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生产灭菌时转移灭菌小车盒子的常用装置,现有载物装置是单层载物装置,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多次作业搬运转移平台上的灭菌小车盒子,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安全的载物升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层载物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机构、盖板、载物架A、载物架B,所述升降机构下端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盖板下方连接在升降机构上端,上方连接载物架A,所述载物架B通过支撑柱固定在载物架A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支架和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推动机构为液压推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载物架A与载物架B均包括框架和滚筒,同一个框架的滚筒在同一水平面平行排布并连接在框架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支架的连杆A与连杆B剪叉式铰接,连杆C与连 杆D剪叉式铰接,连杆A的一端与连杆D的一端铰接,连杆A的另一端与底座铰接,连杆D的另一端与盖板下方铰接,连杆B的一端与连杆C的一端铰接,连杆B的另一端与滑轮A连接,滑轮A与底座上的滑轨配合,连杆C的另一端与滑轮B连接,滑轮B与盖板底面的滑轨配合,所述升降杆上端连接连杆C,下端连接加强梁。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曲柄,所述升降杆上端通过曲柄连接连杆C。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有两组,两组升降机构平行设置,两组升降机构之间设置有加强梁,所述升降杆下端连接加强梁。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如下:在转移灭菌小车盒子时,通过控制系统根据作业需要灵活调节载物架的高度,比如可以调节到与作业平台高度一致,直接将载物架上的灭菌小车盒子滑动到作业平台上,载物架A与载物架B可协同使用以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将已装满的灭菌车小盒转移至载物架A(载物架B),同时可快速将载物架B(载物架A)上的灭菌车空小盒输送至灭菌上瓶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作业需要灵活调节载物架平台的高度,方便操作人员转运灭菌小车盒子;
2、双层合理使用能减少转运时间,转运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3、滚筒设置在载物平台上,可以降低搬运的劳动强度;
4、液压推动机构作为升降的推动机构,响应快,运行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图。
图中:1-底座、11-底座上的滑轨、2-升降机构、21-升降支架、22-曲柄、23-升降杆、211-连杆A、212-连杆B、213-连杆C、214-连杆D、3-盖板、31-盖板底面的滑轨、4-载物架A、41-框架、42-滚筒、5-载物架B、6-加强梁、71-滑轮A、72-滑轮B、8-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3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