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虫生真菌繁殖释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4906.X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4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汤历;葛少彬;徐树兰;郑常格;刘娜;梁卿;赖创荣;江敏华;许可照;利广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生物防治站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菌 繁殖 释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虫生真菌繁殖释放器。
背景技术
虫生真菌是自然届中一类能侵入寄主昆虫体内增殖并使昆虫发病致死的病原真菌。目前可以通过培养虫生真菌并利用产生的虫生真菌孢子感染目标害虫,以达到有效控制目标害虫的效果。
专利CN102187853 B公开了一种诱集害虫感染虫生真菌的装置,包括一塑料盒,塑料盒包括相啮合的上盖和底盒两部分,底盒底部设有垫板,底盒侧壁开设缝隙,以恰好容许害虫通过,垫板中间放置害虫引诱物,垫板表面涂植物油,植物油表面粘附虫生真菌的分生孢子,害虫在引诱物作用下通过缝隙进入底盒内,害虫在经过垫板表面时粘附虫生真菌分生孢子,害虫体壁粘附分生孢子后,携带进入巢穴中建立侵染循环,以造成大量目标害虫致死,从而有效控制目标害虫。
但是,该种诱集害虫感染虫生真菌的装置是靠目标害虫自身沾染携带传播,只适用于防控巢穴式昆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持续不断释放虫生真菌孢子以达到持续不断控制目标害虫的虫生真菌繁殖释放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虫生真菌繁殖释放器,包括供被诱捕昆虫落入的套管和设于套管下方的细管组件,所述细管组件包括多个间隔阵列分布且与套管相连通的细管,各所述细管壁面具有有利于产孢着孢的缝孔结构,在所述细管组件外套装外罩以形成释孢腔室,所述外罩下部侧壁间隔分布多个通风气孔,与所述释孢腔室连通设有若干个朝上的通风释孢管,所述通风释孢管顶端连接有排气释孢器。
进一步,所述排气释孢器为通风器。
进一步,所述通风器为无动力通风器。
进一步,所述缝孔结构为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分布在细管壁面上的槽缝或网孔。
进一步,所述外罩为采用抗紫外线材料制成的透明外罩。
有益效果:此虫生真菌繁殖释放器中的套管与现有昆虫诱捕器相连接,捕捉到的目标害虫经套管落入各细管内,虫生真菌以落入的目标害虫作为营养来源,不断进行繁殖,产生虫生真菌孢子,排气释孢器工作在释孢腔室和通风释孢管内形成通风气流,形成的虫生真菌孢子通过释孢腔室悬浮进入通风释孢管内,再通过排气释孢器释放到外部环境中,感染更多的目标害虫,通过昆虫诱捕器不断捕捉到的目标害虫,虫生真菌不断得到繁殖,进而能够持续不断的将虫生真菌孢子释放到外部环境中去,形成自然循环,从而达到持续控制目标害虫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虫生真菌繁殖释放器,包括供被诱捕昆虫落入的套管1和设于套管1下方的细管组件,细管组件包括多个间隔阵列分布且与套管1相连通的细管3,各细管3壁面具有有利于产孢着孢的缝孔结构,在细管组件外套装外罩4以形成释孢腔室5,外罩4下部侧壁间隔分布多个通风气孔,与释孢腔室5连通设有若干个朝上的通风释孢管6,通风释孢管6顶端连接有排气释孢器2。
本实用新型虫生真菌繁殖释放器是与现有的昆虫诱捕器7配合使用,昆虫诱捕器7诱捕目标害虫并将目标害虫转移至套管内,例如专利CN104067998 A公开的一种昆虫诱捕器,其中所述的内套管与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套管1相连接,该昆虫诱捕器将诱捕到的目标害虫经内套管转移至套管1中。
本实施例中,细管3的管径能容纳≥1只目标害虫,各细管3通过固定板8间隔阵列排布在套管1下,掉落在套管1内的目标害虫会随机落入下方其中一根细管3内,细管3为虫生真菌提供自然繁殖的环境,进而释放虫生真菌孢子,其中在固定板8边缘侧端还具有插入土壤以固定整个虫生真菌繁殖释放器的支脚9,细管3下端敞口与土壤相通,以保持细管3内的湿度,同时还利于目标昆虫营养耗尽后腐化入土,免于人工清理。外罩4为采用抗紫外线材料制成的透明外罩,可以遮挡太阳紫外线,外罩4下部的1/3侧壁上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多个通风气孔,位于上方的排气释孢器2工作时,在各通风释孢管6内可形成由下至上的通风气流,以将产生的虫生真菌孢子释放到外部环境中。
其中,排气释孢器2为通风器,作为优选,通风器采用无动力通风器,无动力通风器利用自然风力自动旋转,以在通风释孢管6内产生通风气流,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动力的通风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生物防治站,未经广州市生物防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4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走喷药车的轮距可变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双进虫口害虫诱捕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