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锅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3119.3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5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睿;杜昊;杜世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世睿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锅具。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锅具(例如:炒锅、煮锅、蒸锅、炖锅或汤锅﹒﹒﹒等)大部份均是以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材质所制(如:铸铁锅、铝合金锅、白铁锅…等),且其结构可区分为单层金属材质所制成、或者是多层复合式金属材质所制成;其中,多层复合式金属材质所制成的锅具,乃将不同材质的金属层以重叠方式所制成。传统的锅具的锅底和锅壁皆为单层或紧密贴合的复合式结构,保温效果较差、热量损失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热量损失小的节能锅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节能锅具,包括锅底、锅壁;所述的锅壁环绕锅底周边设立,形成上端敞开的容器体;所述的锅壁由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构成,外层锅壁环绕内层锅壁而设,外层锅壁顶边与内层锅壁的顶边连接,形成上结合面,外层锅壁底边与内层锅壁的底边连接,形成下结合面,在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之间形成一个环绕全周、密闭的真空层。
所述的外层锅壁与内层锅壁的上结合面向上凸设一圈环形凸沿。
所述的外层锅壁与内层锅壁的下结合面向内凹设一圈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装一圈密封圈;相邻的两个锅具的环形凸沿与环形凹槽相配。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锅壁上设有一个环绕全周、密闭的真空层,该真空层起到了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温效果好、热量损失小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汤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1A是图1在A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蒸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炒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A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锅具的第一个实施例汤锅,它包括锅底1A和锅壁2A。
所述的锅壁2A环绕锅底1A周边设立,形成上端敞开的容器体。
所述的锅壁2A由内层锅壁21A和外层锅壁22A构成。外层锅壁22A环绕内层锅壁21A而设,外层锅壁22A顶边与内层锅壁21A的顶边连接,形成上结合面23A,外层锅壁22A底边与内层锅壁21A的底边连接,形成下结合面24A,在内层锅壁21A和外层锅壁22A之间形成一个环绕全周、密闭的真空层25A。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锅具的第二个实施例蒸锅,它由上蒸锅1、中蒸锅2、下蒸锅3和锅盖4组成。
所述的上蒸锅1包括锅底11和锅壁12。所述的锅壁12由内层锅壁121和外层锅壁122构成。外层锅壁122环绕内层锅壁121而设,外层锅壁122顶边与内层锅壁121的顶边连接,形成上结合面123,外层锅壁122底边与内层锅壁121的底边连接,形成下结合面124,在内层锅壁121和外层锅壁122之间形成一个环绕全周、密闭的真空层125。所述的外层锅壁122与内层锅壁121的下结合面向内凹设一圈环形凹槽126,环形凹槽126内安装一圈密封圈3。
所述的中蒸锅2包括锅底21和锅壁22。所述的锅壁22由内层锅壁221和外层锅壁222构成。外层锅壁222环绕内层锅壁221而设,外层锅壁222顶边与内层锅壁221的顶边连接,形成上结合面223,外层锅壁222底边与内层锅壁221的底边连接,形成下结合面224,在内层锅壁221和外层锅壁222之间形成一个环绕全周、密闭的真空层225。所述的外层锅壁222与内层锅壁221的上结合面223向上凸设一圈环形凸沿226,该环形凸沿226可套置在上蒸锅1的环形凹槽126内,外层锅壁222与内层锅壁221的下结合面向内凹设一圈环形凹槽227,环形凹槽227内安装一圈密封圈3。
所述的下蒸锅3包括锅底31和锅壁32。所述的锅壁32由内层锅壁321和外层锅壁323构成。外层锅壁323环绕内层锅壁321而设,外层锅壁323顶边与内层锅壁321的顶边连接,形成上结合面323,外层锅壁323底边与内层锅壁321的底边连接,形成下结合面324,在内层锅壁321和外层锅壁323之间形成一个环绕全周、密闭的真空层325。所述的外层锅壁323与内层锅壁321的上结合面323向上凸设一圈环形凸沿326,该环形凸沿326可套置在中蒸锅2的圈环形凹槽227内。
所述的锅盖4盖在上蒸锅1的敞开口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世睿,未经杜世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3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