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吸盘式负压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2496.5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3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辉;杨智;赵澎;车七石;侯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润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7/00;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徐晶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吸盘 式负压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吸盘式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简称 VSD),是指用多孔创面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的空间,最后将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该疗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产,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创面污染,促进创面愈合。
申请号为号 201320374773.7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负压引流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医用吸盘和引流管,医用吸盘上设有多个导流槽,其特征在于:引流管的一端与医用吸盘制成一体,引流管的另一端装有管接头。本实新型中患者体内的渗出液通过导流槽进入引流管中,这种导流槽不能将渗出液中颗粒较大的血块变成细小的血块,容易造成引流管阻塞,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吸盘式负压引流装置中的负压引流导管容易被阻塞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吸盘式负压引流装置。
一种医用吸盘式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吸盘、负压引流导管和连接管,所述吸盘包括可粘贴性半透膜和位于半透膜中间的圆盘座,所述圆盘座通过连接管与负压引流管相连,所述圆盘座内部设有以吸盘中心为原点的片体,所述片体由圆盘座底部延伸到圆盘座顶部,所述负压引流管的末端设置有负压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圆盘座的形状为凸起圆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片体的底边形状为直线型或者螺旋状。
进一步地,所述片体的数量为4至6片。
通过以上描述,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工作时先将海绵放置在患者创面上,然后在海绵上覆盖一层生物半透膜,在生物半透膜上剪一个口子,所述口子的直径小于圆盘座的直径,最后让圆盘座对准口子,通过可粘贴性半透膜将海绵和生物半透膜紧贴在患者创面上,这样吸盘、海绵、生物半透膜和患者创面之间就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减少了伤口的细菌感染几率;通过在圆盘座内部设有以吸盘中心为原点的片体,当负压引流装置从患者创面吸走渗出液体时,渗出液中较大的血块就会被片体分割成细小的颗粒,就可以避免造成负压引流导管阻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吸盘式负压引流装置中的负压引流导管容易被阻塞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吸盘式负压引流装置。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医用吸盘式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吸盘、负压引流导管4和连接管3,所述吸盘包括可粘贴性半透膜2和位于半透膜2中间的圆盘座1,通过可粘贴性半透膜2将海绵与生物半透膜紧贴在患者创面上,吸盘、海绵、生物半透膜和患者创面之间就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减少了伤口被细菌感染几率,所述圆盘座1的形状为凸起圆弧状,所述圆盘座1通过连接管3与负压引流管4相连,所述圆盘座1内部设有以吸盘中心为原点的片体6,所述片体6由圆盘座1底部延伸到圆盘座1顶部,所述片体6的形状为直线型或螺旋状,所述片体的数量为4至6片,当负压引流装置从患者创面吸走渗出液体时,在圆盘座1内设有较多的片体6,渗出液中较大的血块就会被片体分割成细小的颗粒,防止负压引流管4发生阻塞,同时片体可以对吸盘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吸盘中的圆盘座1发生凹陷现象,所述负压引流管4的末端设置有负压接头5,负压接头5与医院负压系统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润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润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2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通便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拆包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