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运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6479.0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0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郑世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丰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9/06 | 分类号: | A01M29/06;A01M29/32;A01M29/34;H04N5/225;G08G1/09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运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运作装置。更特定言之,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用于驱鸟或具警示效果的太阳能运作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的农产品作物,在届成熟之际常遭鸟类取食为害,尤以有机农田为甚。因此,鸟害问题一直都困扰着农民,虽说随着时间迁移,农夫也想出不少降低鸟害影响的方法,但总难以尽善尽美。
举例而言,常见的鸟害预防的方法为在种植农作物的农田竖立稻草人。此举虽在一时之间可降低鸟害,但鸟儿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及学习,仍会发现稻草人并非是真人、且不存有威胁性。此后,鸟儿仍会继续取食农作物,而使得利用竖立稻草人来降低鸟害的效果不彰。
此外,针对果树种植,农夫或可利用套袋方式来包裹果实农作物,进而防制鸟害。然则,此一防制鸟害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作物。举例来说,小米及水稻等农作物,其等在结果实时,果实与果实间的间隔较小(较为密集),而且种植作物的农田的面积也经常较大,故无法以果实单粒套袋方式来解决鸟害问题。
另一方面,目前市售的驱鸟器种类虽也不少,但许多驱鸟器的驱鸟方式往往是固定不变,且缺乏随机性、或单价昂贵。目前,最有效的驱鸟方式仍然是人工驱鸟,常以放鞭炮或是雇用人工来拉绳驱鸟。但不管是放鞭炮、或雇用人工拉绳驱鸟,都会造成一笔为数不少的花费。若是由农民自己拉绳驱鸟,则对于农民的体力更是一大负担。
再者,种植不同农作物所需的农田面积大小并不一,若欲针对不同面积大小的农田设计不同的驱鸟方式,也会使设计变得复杂。尤其当农田面积不大(例如0.5~1公亩)时,在驱鸟成本及驱鸟效果考虑下,来设计一套好的驱鸟方式更是显得困难。
因此,在考虑农民的需求、作物生长的特性、种植农作物的农田的面积大小、和驱鸟成本等现实条件,提出一有效防制鸟害的解决方法便成了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太阳能运作装置,其可用以防制鸟害,驱逐其他动物昆虫,或提供其他农业上的自动化服务,但不限于此。特别是,当应用于农业上时,此实施例中的太阳能运作装置可基于农民的需求、作物生长的特性、种植农作物的农田的面积大小、和成本等现实条件所设计,以符合农民的各式需求。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也可提供交通上的警示功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太阳能运作装置,其至少包含支持元件、摆动元件、固定元件、驱动元件、控制元件、太阳能板、及储能元件。其中,摆动元件连接于支持元件,且可相对于支持元件进行摆动;固定元件设置于摆动元件上,以用于将可拆卸的外接警示物件固定于摆动元件上;及驱动元件设置于支持元件上,且其经驱动时可致使摆动元件相对于支持元件进行摆动。此外,控制元件设置于支持元件上,且电连接驱动元件来控制驱动元件的驱动;太阳能板设置于支持元件上;而储能元件经设置于支持元件上,且可用于存储由太阳能板所产生的电能,并电连接驱动元件以提供电能给驱动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持元件包含底座构件及支撑构件,其中支撑构件经配置站立于底座构件上,且其中底座构件长边的长度为60至90厘米,而宽边的长度为35至55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构件经配置而与底座构件宽边平行的方式站立于底座构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底座构件依其长边被支撑构件分隔为占20%-40%底座构件长边长度的第一部分、及剩余长边长度的第二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太阳能板设置于支撑构件上,并位于该第二部分底座构件的正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又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元件设置于支撑构件上,并位于第一部分底座构件的正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构件还包括至少二升降杆件,其中该至少二升降杆件垂直设置于底座构件上,且该至少二升降杆件的每一者包含具有至少两孔洞的内管、具有至少两孔洞的外管、与螺栓,由此可将螺栓贯穿外管与内管的不同位置的孔洞而调整支撑构件相对于底座构件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驱动元件为一永磁式马达、串激式马达、或并激式马达、或前述马达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其中摆动元件包括基准杆、传动杆、转接头、以及活动杆。其中,基准杆的一端连接于支持元件,而另一端不与支持元件相接;传动杆的一端与驱动元件相连接,而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于转接头;而且活动杆的一端与基准杆相枢接,而活动杆的另一端与转接头相接。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传动杆与基准杆之间的距离长度约占传动杆长度的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丰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丰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6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驱蚊蝇节能灯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电动白蚁防治喷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