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动尾门的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2410.0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1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智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18 | 分类号: | E05B83/18;E05B8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动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动尾门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驱动汽车电动尾门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电动尾门产品的应用在汽车里面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当中采用的电机的驱动方式也各异。有的采用电机撑杆配气压撑杆、有的直接采用单电机撑杆等等方式。但这些尾门的驱动方式会增加驱动电路的功耗、尾门的左右支撑力不同导尾门易变形、增大线路功耗导致效率不高的特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尾门的驱动机构,采用双全桥电流的电动尾门驱动方式有减少自损耗,提供马达效率,且同步驱动不易对尾门造成损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控制芯片和电源模块,控制芯片通过线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还包括第一全桥驱动器和第二全桥驱动器,该第一全桥驱动器和第二全桥驱动器并联连接后与控制芯片连接;第一全桥驱动器与汽车电动尾门的左撑杆或右撑杆的驱动电机连接,第二全桥驱动器与汽车电动尾门的右撑杆或左撑杆的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第一全桥驱动器的驱动电路包括四个开关管,对角的两个开关管相连接导通。
所述控制芯片是型号为STM32的单片机。
所述电源模块是电压为12V、24V或36V的电源。
所述第一全桥驱动器和第二全桥驱动器均为全桥驱动芯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全桥电流的电动尾门驱动方式有减少自损耗,提供马达效率,且同步驱动不易对尾门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方框连接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全桥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汽车电动尾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控制芯片和电源模块,控制芯片通过线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还包括第一全桥驱动器和第二全桥驱动器,该第一全桥驱动器和第二全桥驱动器并联连接后与控制芯片连接;第一全桥驱动器与汽车电动尾门的左撑杆或右撑杆的驱动电机连接,第二全桥驱动器与汽车电动尾门的右撑杆或左撑杆的驱动电机连接。第一全桥驱动器的驱动电路包括四个开关管,对角的两个开关管相连接导通。
此外,控制芯片是型号为STM32的单片机。电源模块是电压为12V、24V或36V的电源。第一全桥驱动器和第二全桥驱动器均为全桥驱动芯片,全桥电路内置在该芯片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全桥进行控制,由于电机的负载(克服门的重力和弹簧的弹力)恒定,因此分担到汽车电动尾门的左右双撑杆的作用力会减半,分担到每个电机的功率降低,势必会减小每个电机驱动电路电流和功耗。由于分担到每个电机的电流减半,每个连接到电机的线路压降减半,即减小了线路的功耗,提高了尾门的驱动效率。如附图2所示,全桥电路是由四个开关管组成,四个开关管的对角管形成导通环路,因此场管的导通电阻对芯片的自损耗及散热情况有重要影响,上下两个开关管加起来的电阻假如为100毫欧姆,当有10A电流流过时就是10W的自损耗;压降为1V,减小了马达的驱动电压;当每个全桥驱动器只有5A电流流过时,只有2.5W的自损耗,压降为0.5V,减小了线路的压降,根据对比,采用双全桥电流的电动尾门驱动方式有减少自损耗,提供马达效率,且同步驱动不易对尾门造成损伤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智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智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2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舞台板与支架连接的锁体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背门一键式开锁结构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