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防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1515.4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5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樊丽英;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气象仪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王恬 |
地址: | 2012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翻斗 雨量 传感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防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被广泛地应用于水文气象的降水测报,特别应用于气象、能源、环保、农林以及军事等场所测量降水量。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为现有的产品。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为:雨水经漏斗进入上翻斗,上翻斗因雨水的重量翻转后经承水器进入汇集漏斗,雨水再经计数翻斗,计数翻斗随之翻动,产生一次开关信号。
在上述过程中,收集的雨水要全部进入上漏斗是保证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的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在现场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由于野外环境的影响且无人值守,造成树叶、小石子、灰尘、泥土等杂物容易堆积在汇集雨水的容器中,堵塞容器与上翻斗之间的通道,造成雨水不能进入上翻斗,或者缓慢进入上翻斗,使得不能测量降雨量或测量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上翻斗容易被杂质堵塞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防堵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防堵装置,其包括有:一盛水器、一漏斗,其特点在于,所述盛水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漏斗的入水口相连通,一第一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盛水器的内壁,一第二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漏斗的内壁。漏斗的出水口与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上翻斗的入水口相连通,使得流经盛水器、漏斗的雨水可以进入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上翻斗,以计算雨量。
较佳地,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固定于所述盛水器的中部。
较佳地,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为网罩。
较佳地,所述网罩的孔径的长、宽均为6毫米。该尺寸孔径的网罩,可以有效阻挡树叶等杂质随雨水进入盛水器的出水口。
较佳地,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固定于所述漏斗的中部。
较佳地,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为网罩。
较佳地,所述网罩的孔径的长、宽均为3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减少了因雨水中杂质堵塞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上翻斗所造成的无法测量雨量或者测量不准确的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盛水器的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漏斗的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盛水器:100
出水口:105
网罩:110
漏斗:120
网罩:1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请结合图1-3予以理解,一种用于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防堵装置,其包括有:盛水器100、漏斗120,盛水器100的开口向上,用于直接容纳雨水。盛水器100的出水口105与漏斗120的入水口相连通。
请结合图1予以理解,一孔径的长、宽均为6毫米的网罩110设置于盛水器100的内壁且该网罩110固定于盛水器100的中部。
请结合图1予以理解,一孔径的长、宽均为3毫米的网罩130设置于漏斗120的内壁,该网罩130固定于漏斗120的中部。
请结合图1予以理解,使用时,将防堵装置设置于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上部,漏斗120的出水口对准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上翻斗的入水口。雨水经过盛水器100内的大孔径网罩110时,能够将树叶、小石子等过滤掉,同时又不会影响雨水进一步流入漏斗120中。由于盛水器100中的网罩110孔径较大,因此会有颗粒较小的杂质伴随着雨水流入漏斗120中,此时,漏斗120中的网罩130会将颗粒较小的杂质进一步过滤,使得雨水从漏斗120的出水口流出时,不会造成出水口堵塞,以利雨水进入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上翻斗。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气象仪器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气象仪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15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