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砂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1366.1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1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元锦;韩国生;赵天秀;王序威;王世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盛瑞土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矿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尾砂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金属矿产资源开采深度加大、开采难度增加,开采对象将逐步转向高应力环境下的深部矿体,复杂条件下的“三下”难采矿体。因此,必然面临深部岩爆、冲击地压等地质灾害问题;地表岩移、塌陷等生态环境问题;生产能力、生产成本等技术经济的问题。
为了解决采矿过程中遇到的上述难题,充填采矿方法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促使充填工艺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实际上,充填采矿的作用和意义已经远远的超出了矿山开采的范畴。因为利用工业废料大量深埋地下改善环境,以及矿产资源充分、合理的综合利用,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尾砂在所有充填工艺技术中都是充填的主要材料来源,这是因为尾砂是矿山选矿后的主要废料,处理这些废料需要占用大量资源,并对环境带来危害,采用尾砂充填,成本低廉,还保护了环境。
选矿后的尾砂一般浓度很低,为了保证充填质量,都需要对低浓度尾砂进行浓缩处理,采用微浓度细尾砂水造浆给料时,易造成喷水头堵塞,阀门关闭不严等问题,给造浆带来麻烦,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满足生产需要的尾砂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尾砂分离装置,包括沉淀池,沉淀池上设有排气口和位于下部的出料口,沉淀池的上部连接有开口向下设置的溢流管,沉淀池的中部位于溢流管连接位置的下方连接有进料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溢流管为开口向下设置的排水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进料管的开口向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沉淀池内尾砂在重力作用下分为清水层、微浓度细尾砂层和浓缩细尾砂层,溢流管的接口连接于沉淀池上位于清水层的上部,进料管的接口连接于沉淀池上位于微浓度细尾砂层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尾砂分离装置将细尾砂通过进料管注入沉淀池内,沉淀池内的细尾砂将在重力作用下分层,细尾砂中的清水上涌,并将最上层的清水通过溢流管排出,浓度较高的浓缩细尾砂层往下沉淀,通过底部的出料口排出,浓缩细尾砂能避免造浆时造成的喷水头阻塞,此装置结构简单,且能有效满足生产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尾砂分离装置,包括沉淀池1,沉淀池1上设有排气口11和位于下部的出料口12,沉淀池1的上部连接有开口向下设置的溢流管2,沉淀池1的中部位于溢流管2连接位置的下方连接有进料管3。
此尾砂分离装置将细尾砂通过进料管3注入沉淀池1内,沉淀池1内的细尾砂将在重力作用下分层,细尾砂中的清水上涌,并将最上层的清水通过溢流管2排出,浓度较高的浓缩细尾砂层往下沉淀,通过底部的出料口12排出,浓缩细尾砂能避免造浆时造成的喷水头阻塞,此装置结构简单,且能有效满足生产需要。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溢流管2为开口向下设置的排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料管3的开口向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沉淀池1内尾砂在重力作用下分为清水层13、微浓度细尾砂层14和浓缩细尾砂层15,溢流管2的接口连接于沉淀池1上位于清水层13的上部,进料管3的接口连接于沉淀池1上位于微浓度细尾砂层14的中部。
将微浓度细尾砂水通过进料管3注入圆筒形的沉淀池1内,在一定的时间内,细尾砂向下沉淀,在底部形成浓度较高的浓缩细尾砂层15,顶部为清水层13,中间为微浓度细尾砂层14,沉淀一定时间后,当底部细尾砂浓度达到50%以上时,启动渣浆泵,将其泵送回沉淀给沙机进一步浓缩,清水通过溢流口泵送到尾砂仓去造浆给料,随着微浓度细尾砂水连续给料,沉淀过程持续进行,实现微浓度细尾砂的分离和溢流水的有效循环利用。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盛瑞土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盛瑞土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13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稠溶液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内置加热盘管的提取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