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激式大容量焙料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8114.1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9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辞军;周时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辞军;周时贵 |
主分类号: | C22B1/26 | 分类号: | C22B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8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激式大 容量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焙料冷却的外激式大容量焙料冷却器。
背景技术
粉料冷却是二氧化锰还原焙烧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要保证焙烧好的高温粉料(800-850℃)在绝对隔氧的条件下冷却到60℃以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粉料的反氧化现象。传统一般采用“外部装桶淋水冷却”的方法,因劳动强度大,粉尘污染严重,岗口温度高而近淘汰。较为先进的是近年使用的多管式竖炉,采用了先进的单管水套外激式冷却技术,具有自动性和连续性,无需人员操控。但也因其冷却容量小制约了焙烧产量的增加,在温度与产量的平衡关系已无可调空间,正是该项技术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焙料冷却的外激式大容量焙料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激式大容量焙料冷却器,它包括矩形铁制容器,上部为进料口,多根冷却水管水平排列并穿出容器,在容器外部分别首尾相连,形成一条管路,管路首尾分别引出容器外形成进水管和回水管,容器下部装有出料闸板。
所述的闸板下方装有锥形漏斗,漏斗底部是出料口。
所述的出料闸板设计为液压闸板,自动控制,开关由控制软件系统适时控制开关。
所述进、出料口设置料位限制传感器,接入自动控制软件系统。
本实用新型保留了单管水套外激式冷却技术具有的外激式隔氧冷却及其自动性连续无需人力操控的优点外,从结构上数倍增大了冷却容量和冷却接触面积,打下了坚实的提高产能的先决基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焙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外激式大容量焙料冷却器,它包括一密封容器2,设计为一个2.5m×3m×4m的矩形密闭铁制容器2,安装在焙烧炉3内,上部为敞口进料口1,与焙烧炉焙烧段底部密闭连接,127根φ50mm×3000mm冷却水管4水平排列穿过容器2,在容器外部分别首尾相连,形成闭合管路,管路首尾分别引出容器2外形成进水管8和回水管9。容器2下部安装有出料闸板5,所述的出料闸板设计为液压闸板5,自动控制,开关由控制软件系统适时控制;出料液压闸板5下方装有锥形漏斗6,漏斗底部是出料口7。在进、出料口设置有料位限制传感器10接入自动控制软件系统,出料液压闸板5开关由控制软件系统适时控制开关,以保证冷却器中的粉料常处于满仓冷却状态。
其工作原理是:焙料从进料口1进入冷却器,并从冷却水管4间的空隙处缓慢下行,完成热交换,其温度逐渐被冷却到60℃以下。当焙料到达限制位时,料位限制器将信号输入软件控制系统,启动闸板液压系统,液压闸板5打开,焙料进入闸口漏斗6并从出料口7输出。冷却水由进水管进入冷却器管路中再由回水管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辞军;周时贵,未经张辞军;周时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8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铸造用母合金生产设备
- 下一篇:罩式电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