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术用剪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7166.7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0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孔玉科;梁耀军;曾嵘;王文革;张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玉科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1 | 分类号: | A61B17/32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剪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手术用剪刀。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内科和外科手术中,手术剪刀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现有使用的手术剪刀其结构为直线结构,剪刀刀刃细长,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进行血管开口时,一般是手持剪刀将剪刀侧立横向剪开血管,且其刀刃较粗,造成血管开口过大,使得患者流血过多,容易造成大量流出的血液进入其开口周围的组织,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险,也有非直线结构剪刀,其剪刀刀刃自尖端向上弯折,但是其剪刀刀刃尖端向上勾起,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其向上勾起的刀刃尖端容易勾到其他目标性部位或是手术切口附近的血管,导致手术疮口的增加,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且容易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虽然在手术时医生通过抬高剪刀刀柄,避免勾起的刀刃尖对手术切口附近的血管或其他目标性部位造成的伤害,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其手术时间长,医生长时间操作手术,体力消耗大,增加了医生的体力消耗,造成不便,其导致手术过程中,在剪开血管时无法控制血管开口的大小和血管开口的把握,导致血管剪开口过大,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剪刀,解决了直线结构手术剪刀在使用时通常将剪刀侧立横向剪开血管,且其刀刃较粗,造成血管开口过大,使得患者流血过多,大量流出的血液进入其开口周围的组织,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险的问题,解决了非直线结构剪刀,其剪刀刀刃自尖端向上弯折,但是其剪刀刀刃尖端向上勾起,其向上勾起的刀刃尖端容易勾到其他目标性部位或是手术切口附近的血管,导致手术疮口的增加,以及医生为了避免剪刀刀刃尖端向上勾起的刀刃尖端对手术切口附近其他目标性部位或血管而抬高剪刀刀柄,增加医生胳膊酸痛体力消耗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手术用剪刀,包括刀柄1、铆钉2、刀刃3,所述的刀柄1的一端设置刀刃3,所述的刀柄1之间通过铆钉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刃3与刀柄1连接的一端的弧度为85°~90°,另一端的弧度为95°。
其中一种手术用剪刀,所述的刀柄1一端外部覆盖有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刀柄1一端外部的橡胶层,利于防滑,解决了直线结构手术剪刀在使用时通常将剪刀侧立横向剪开血管,且其刀刃较粗,造成血管开口过大,使得患者流血过多,大量流出的血液进入其开口周围的组织,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险的问题,解决了非直线结构剪刀,其剪刀刀刃自尖端向上弯折,但是其剪刀刀刃尖端向上勾起,其向上勾起的刀刃尖端容易勾到其他目标性部位或是手术切口附近的血管,导致手术疮口的增加,以及医生为了避免剪刀刀刃尖端向上勾起的刀刃尖端对手术切口附近其他目标性部位或血管而抬高剪刀刀柄,增加医生胳膊酸痛体力消耗大的问题,降低了医生在手术是使用剪刀刀刃自尖端向上弯折的非直线结构剪刀需要抬高剪刀柄,其胳膊的酸痛感和体力的消耗,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在手术时,纵行剪开血管时,能更好的控制开口的大小及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1.刀柄,2.铆钉,3.刀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手术用剪刀,包括刀柄1、铆钉2、刀刃3,所述的刀柄1的一端设置刀刃3,所述的刀柄1之间通过铆钉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刃3与刀柄1连接的一端的弧度为85°~90°,另一端的弧度为95°。
其中一种手术用剪刀,所述的刀柄1一端外部覆盖有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在手术时,手持本实用新型水平纵行剪开血管,方便控制开口的大小及方向。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了医使用操作是胳膊的酸痛和体力的消耗,有利于手术纵行剪开血管时,更好的控制开口的大小及方向,使用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玉科,未经孔玉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7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