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墨打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2006.7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6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莱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K3/12 | 分类号: | B41K3/12;B41K3/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墨 打码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码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油墨打码机。
背景技术
日常生产及生活中,人们通过不同的标识来区别不同的物品,特别是一些具有使用期限的食品及生活用品,都需要在其包装袋上打上生产日期及使用期限,这就需要使用打码机对其进行打码,将生产日期及使用期限标示出来,方便人们选购,因此,打码机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等行业的各类软包装纸盒、标签、塑料袋、铝铂袋等包装材料表面打码上,是生产制造商、商品销售商必不可少的工具。
打码机由于其使用方便,油墨即干的特点更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现有技术中的打码机,打码前先根据生产的需要调节打码机印字轮上的钢针,将需要的文字字粒安装在钢针上,墨轮安装在字粒旁,然后通电对油墨及字粒同时进行加热,利用墨轮与字粒的接触摩擦,加热后融化的油墨粘附在字粒上从而对包装材料的表面进行打码。
由于油墨打码机会有打码和蘸墨两个不同的过程,所以一般会将打码平台尽量脱离蘸墨的墨仓,这样会导致打码平台延伸至外侧,占用较大的空间,若直接将打码平台设置在打码机壳体上,则打码和蘸墨两者之间行程过短,存在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其次在油墨打码机打码时,打码平台的平整度对打码的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占用空间的油墨打码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墨打码机,包括打码机壳体、带有墨轮的打码执行机构和墨仓,所述打码机壳体连接有打码平台,所述打码平台位于打码机壳体一侧,所述打码机壳体与打码平台之间通过合页铰接,所述打码机壳体表面与打码平台表面呈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页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在保证打码平台与墨仓具有足够行程的同时尽量缩短使用空间,在不需要使用时,可将打码平台翻转至墨仓上方,有效减少设备占用空间,便于安装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码机壳体侧壁上还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合页一侧固定打码平台,合页另一侧固定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板通过安装槽和螺栓连接打码机壳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的设置便于拆卸,通过对安装板上安装槽位置的改变达到调节打码平台的相对高度,以适应不同的需要打码的产品,有利于提高使用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码平台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安装板呈抵触设置,所述支撑板、安装板和打码平台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的设置能够防止打码平台的水平度发生变化,使打码平台与安装板始终呈垂直设置,保证打码质量,三角形结构具有较高的承受压力的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码执行机构通过电机驱动且打码执行机构做旋转往复运动,所述打码执行机构还包括双连杆部件,所述墨轮通过双连杆部件连接打码机壳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墨轮由电机驱动做旋转往复运动,将蘸墨和打码两个工序有效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双连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墨仓上还连接有调墨机构,所述调墨机构连接有电机且调墨机构做往复运动,所述调墨机构包括调墨块,所述调墨块与墨仓表面呈抵触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墨机构的设置有利于保证墨仓内的油墨均匀分散,保证了打码的质量,由电机控制调墨块抵触墨仓表面做来回的往复运动有利于提高自动化行程,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墨轮通过带有滑槽的铰接板和螺栓连接于双连杆部件一端,双连杆部件另一端连接打码机壳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铰接板上滑槽不同安装位置的调节达到墨轮上下相对距离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需要打码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支撑板端面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面的设置有利于安装板和支撑板之间更好的传导力,使支撑板、安装板和打码平台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油墨打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打码机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打码机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打码机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莱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莱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20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明镭射热转印膜
- 下一篇:供纸装置、输送机构及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