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止触点粘接功能的继电器接触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0499.2 | 申请日: | 2015-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4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厦;高国章;王水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蔡菡华 |
地址: | 315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止 触点 功能 继电器 接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止触点粘接功能的继电器接触组。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自动化系统、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监控仪、音响设备和通讯装装置等。继电器的负载类型包括阻性负载和感性负载,其中感性负载包括灯负载,当继电器的负载为灯负载时,在继电器接触组的触点吸合的瞬时承受浪涌电流相当大,如白灼灯的浪涌电流值为10~15倍的稳态电流,继电器容易发生触点粘接而引起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止触点粘接功能的继电器接触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防止触点粘接功能的继电器接触组,包括动接触组和静接触组,所述的动接触组包括动接触片,所述的静接触组包括静接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接触片上部开设有槽,使得所述的动接触片上部形成并列的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的第一悬臂上部固定设置有辅动触点,所述的第二悬臂的上部固定设置有主动触点,所述的静接触片的上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主动触点相对应的主静触点和与所述的辅动触点相对应的辅静触点。
所述的辅静触点和所述的辅动触点的材料为钨,这样,使用钨材料制成的触点具有优秀的电性能:耐电弧烧蚀、耐熔着性好;由电热作用引起的金属表面蒸发、转移、消耗少;遮断电流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能,是辅静触点和所述的辅动触点最佳选择;另外,钨材料比较其它金属或合金材料价格低廉,降低了成本。
所述的辅动触点厚度比所述的主动触点的厚度大且厚度差α为0.05mm~0.2mm,所述的辅静触点的厚度比所述的主静触点的厚大且厚度差β为0.05mm~0.2mm,辅静触点与辅动触点组成辅触点组,主静触点与主动触点组成主触点组,当继电器吸合时的第一瞬间,辅触点组与先于主触点组导通,浪涌电流通过辅触点组,随着触点的进一步吸合,主触点组上只通过稳态电流,避免了主触点组的过载,也保障了主触点组吸合所需的触点超行程。
为了保障主触点组在吸合时维持必要的触点压力,所述的第一悬臂的宽度小于第二悬臂的宽度,以减少辅触点组吸合触碰后产生的接触反力对主触点的触点压力的影响。
所述的动接触片和所述的静接触片的材料为铍青铜;铍青铜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和弹性,是动接触片和静接触片材料的最佳选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动接触片上部开设有槽,形成并列的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第一悬臂上部固定设置有辅动触点,第二悬臂的上部固定设置有主动触点,静接触片的上部固定设置有与主动触点相对应的主静触点和与辅动触点相对应的辅静触点,辅触组对主触组进行了分流,有效地防止因浪涌电流造成触点粘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于磁保持继电器中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接触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静接触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有防止触点粘接功能的继电器接触组,包括动接触组1和静接触组2,动接触组1包括动接触片11,静接触组2包括静接触片21,动接触片11上部开设有槽111,使得动接触片上11部形成并列的第一悬臂112和第二悬臂113,第一悬臂112上部固定设置有辅动触点13,第二悬臂113的上部固定设置有主动触点14,静接触片21的上部固定设置有与主动触点14相对应的主静触点22和与辅动触点13相对应的辅静触点23,辅静触点23和辅动触点13的材料为钨,辅动触点13厚度比主动触点14的厚度大且厚度差α为0.1mm,辅静触点23的厚度比主静触点22的厚度大且厚度差β为0.1mm,第一悬臂112的宽度小于第二悬臂113的宽度,动接触片11和静接触片12的材料为铍青铜。
上述实施例中,主动触点14与辅动触点13的厚度差α,主静触点22与辅静触点23的厚度差β均可以根据触点压力及触点超行程等因素的不同需求在0.05mm~0.2mm中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0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永磁机构断路器及其调速控制装置
- 下一篇:新型电磁式电压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