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篮式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7056.3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0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黄跃龙;姬宁宁;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万事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达晓玲;潘立兵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担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担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轻便、实用性强的新型篮式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是用于紧急救援的转运工具,其主要用途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搬运或移动因受伤或生病而失去自我控制能力的患者,以这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和医疗。同样,矿难、地震、海啸等破坏性大的地质灾害往往会引起交通阻塞,而传统的运输担架笨重、携带不方便会给救援带来难度,延误伤员的病情。因此,研制出一套具有多功能、便携式、质轻、坚固耐用等特点的担架设备是医院、军队等共同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篮式担架,其为可拆卸结构,结构轻巧,携带和组装方便,承重能力强,适应于各种场合或恶劣环境下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即:一种新型篮式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本体,担架本体为包括侧壁和底部组成的结构,担架本体的底部背面设有纵横交错成“井”字结构的加强筋,担架本体为可拆卸式结构,包括第一担架本体、第二担架本体、第一管状插杆、第二管状插杆和中空管件,其中,
所述第一管状插杆设置于第一担架本体的侧壁上边缘、第二管状插杆设置于第一担架本体的底部,第一管状插杆和第二管状插杆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一担架本体上,另一端平行伸出第一担架本体;
所述中空管件设置于第二担架本体的侧壁上边缘,其孔径尺寸与第一管状插杆相配合,第二担架本体的底部开设与第二管状插杆的长度与横截面形状相配合的深孔;
所述第一担架本体和第二担架本体装配时,将第一管状插杆与中空管件相配合、第二管状插杆与深孔相配合,并通过若干铆钉分别将第一管状插杆与中空管件固定、第二管状插杆与第二担架本体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担架本体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质量轻,能够比普通担架减重50%以上,同时具备强度高、坚固、耐用和耐腐蚀等优点。
作为优选,第一担架本体和第二担架本体采用真空导入工艺制成。真空导入工艺用于制备采用复合材料的担架本体,能够有效减少材料损耗,制备出的产品质量更轻强度更高。
作为优选,第一管状插杆、第二管状插杆和中空管件采用卷管成型工艺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担架本体的侧壁上均匀设置若干把手,便于救援人员握持。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为开设在担架本体侧壁的椭圆形通孔,减少材料消耗和担架本体重量,且握持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担架本体的侧壁均匀设置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能够用于固定悬挂牵拉用的绳子,方便飞机等实施救援,提高救援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担架本体的侧壁的下边缘设置若干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于固定安全带,保证被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止因晃动从担架上滑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于底部采用了纵横交错的加强筋结构,极大地提高担架的结构强度,承重能力增强。本实用新型的篮式担架质量轻、刚度高、可拆卸而易于携带、坚固耐用、耐磨和抗腐蚀等优点,能够实现野外、井下巷道运送伤员和飞机悬挂转运等各种环境的紧急救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担架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担架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担架本体的整体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担架本体的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万事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万事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70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