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电收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6722.1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9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沈逸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G02B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收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电收发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信号处理能力的光电收发器。
【背景技术】
相关现有技术请参照2008年12月23日公告的美国第7467898号专利。该专利揭示了一种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连接器,其具有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电路板、双向光学子组件(Bi-Direction Optical Sub-Assembly, BOSA)以及连接在电路板与BOSA之间的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由于软板两端均需要焊接,且考虑到软板自身的成本,该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连接器成本会相对不使用软板的光电转换模组要更高昂,且这样的组装方式也不利于减小连接器内部的空间。现有技术中,通常意义上的连接器或者光电收发器主要用于信号的传输转接,因缺少系统级芯片,本身不具备处理信号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光传输及电运算两者之间需要提供一种将不同编码规则转译的运算处理芯片,通常,这样的处理芯片被置于终端设备上。当光传输用的越来越多时,则开始要求终端具有光电转换功能,这种情况下,现有的终端设备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在已有设备上增加处理芯片、或者是替换昂贵的现有设备都不利于节约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运算处理功能的小型化光电转换模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运算功能的光电收发器,该光电收发器具有小巧的外形尺寸。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光电收发器,其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狭长型的电路板及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光电收发模块,电路板包括暴露出壳体的前端、与前端相对设置的后端以及连接前端与后端的上侧面与下侧面,所述电路板的上侧面上安装有闪存芯片,电路板的下侧面上同时安装有内存芯片及信号处理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一暴露出电路板前端的前端口及相对前端口设置的后端口,所述光电收发模块具有暴露出后端口的接入端,所述接入端的截面大致为圆形并具有一圆心,所述后端口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中心线,所述接入端的圆心横向偏离后端口的中心线。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收发模块具有若干焊接用的引脚,所述电路板的上侧面及下侧面分别设有与对应引脚焊接的若干导电片。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后端设有收容光电收发模块的缺口,所述缺口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边缘及纵向延伸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及第二边缘上分别设有焊接引脚的导电片。
所述导电片为狭长型,所述第二边缘上的导电片中至少有两个导电片在长度方向上没有相互平行。
优选地,前述信号处理芯片能兼容GPON与EPON两种标准。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芯片是DDR RAM芯片。
相较于现有技术,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光电收发器具有运算处理功能并且符合连接器薄型、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光电收发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光电收发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光电收发器另一视角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光电转换模块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光电转换模块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6是图4所示电路板的正视图。
图7是图4所示电路板的仰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电路板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光电收发器100,该光电收发器100包括一壳体2、安装在该壳体2后端的解锁装置3、安装在该壳体2内部的狭长型电路板1、安装在壳体2内并固定连接到电路板1上的光电收发模块4,以及安装在壳体2内的卡持机构5,其中光电收发模块4与电路板1构成光电转换模块10。该光电收发器100用于插入一外壳(未图示)中并与设置在该外壳内的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配合。两者配合时,壳体2卡扣于所述外壳上,解锁装置3设有一可沿壳体2前后滑动的操作臂31,拉动操作臂31可将光电收发器100从外壳中释放出来。通常,光电收发器100的后端选择性地接入一根或者多根光纤(未图示)以传输光电信号,所述光纤被卡持机构5固持在光电收发器100内。若需要断开前述光电信号的传输时,可将光电收发器100退出外壳,或者将光纤从光电收发器100中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67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