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层式植栽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4543.4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6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朱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层式植栽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叠层式植栽容器,特别是指一种方便结合组装出大型立体植栽景观,且重复使用性极高的叠层式植栽容器。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极为重视绿化环保,因此环保社团及政府单位一直鼓励大众利用空地栽种植物,以求美化市容及净化空气,尤其鼓励植栽型态朝立体化迈进,甚至建筑法规规定大型工地外部皆必须设置有植栽墙,都是为了强化环境保护,各单位的用心推广及一般大众的全力配合,的确已使绿化环保的成效朝前大幅迈进。
为推广绿色环保,在人口众多的都市里面,难以取得过剩空地栽种,因此只得依赖植栽容器栽种植物来摆设。习知植栽容器上百款,有很多种构造存在,难以一一枚举,但大致上有一共同点,即习知植栽容器都被制造为个体性极高,以利摆置于平面上,但因此也难以和另一植栽容器结合为立体造型,很难组合成为大型立体植栽景观。
习知常见的植栽景观经常就是由将相同的植栽容器相邻摆满一大片,再一一栽种入植物花草,但如此设置有其缺点如下:(一)、当一大片植物相邻并存时,往往周边较受日照而能正常生长,越往内则多少会受到周边阻挡而影响日照,因此越往内的植物基于本能只得努力长高,以求受到日照以利生存,如此就形成一大片植物高度参差不齐的情形,在美观性上显为不佳;(二)、为求美观性足够,往往必须觅得相当大的空地摆置植栽容器,以求密集栽种入植物花草后能有一片花海的感受,如此显然相当浪费空间。
习知另有设置大型立体植栽景观的做法,其是先装设出一立体型架,然后沿着该立体型架的造型密集摆置上植栽,以求完成一大型立体植栽景观,如此在整体成本(高)、施工效率(低)及重复使用性(无)各方面皆极为不佳。显然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1、提供一种方便结合组装出大型立体植栽景观的叠层式植栽容器。2、提供一种重复使用性极高的叠层式植栽容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叠层式植栽容器,其特征在于:为三角柱状立体造型,具有三面垂壁,分别为第一垂壁、第二垂壁及第三垂壁,顶部为一开口,底部为密封的底面,该第一垂壁的顶缘上向外设有一卡钩,底部设有一向内凹入且外表面和底面皆开空的容槽;该第二垂壁的顶缘上设有一组微凹槽,在接近底部处向外设有一卡钩,该微凹槽与该卡钩对应,该卡钩的顶缘位置比该容槽的内顶缘面低;该第三垂壁为平面状壁体,顶缘上设有一组微凹槽,该第三垂壁的微凹槽与前述卡钩对应。
上述叠层式植栽容器中,该底部成型一向内突入的补强壁。
上述叠层式植栽容器中,该补强壁中间选择开设一穿洞。
上述叠层式植栽容器中,该第一垂壁、第二垂壁及第三垂壁做顺时针方向排列。
上述叠层式植栽容器中,该第一垂壁、第三垂壁及第二垂壁做顺时针方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优点及功效在于:该叠层式植栽容器可方便结合组装出大型立体植栽景观;重复使用性极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
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将二个植栽容器做同一层面结合的组装示意图。
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将三个植栽容器做同一层面结合的组装示意图。
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将多数个植栽容器做同一层面结合的组装示意图。
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将三个植栽容器做不同层面立体性结合的组装示意图。
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将多数个植栽容器做双层立体造型结合的组装示意图。
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将多数个植栽容器做多层立体造型结合的组装示意图。
图1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将多数个植栽容器结合为大型立体植栽景观的组装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第一植栽容器1 第二植栽容器1 第一垂壁11A
卡钩11A1 容槽11A2 第二垂壁11B
微凹槽11B1 卡钩11B2 第三垂壁11C
微凹槽11C1 开口12 底面13
补强壁131 穿洞13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冠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4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