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送管道标志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3525.4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6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蔡超;彭云超;董龙涛;武威;向君;郝放;潘兆博;吕洪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华东管道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9F7/02 | 分类号: | G09F7/02;G09F7/18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管道 标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输送管道标志桩。
背景技术
标志桩用于标记埋地管道的转向、管道与地面工程(地下隐蔽物)交叉、管理单位交界、管道结构变化(管径、壁厚、防护层)、管道附属设施的地面标记。包括转角桩、穿(跨)越桩(河流、公路、铁路、隧道)、交叉桩(管道交叉、光缆交叉、电力电缆交叉)、分界桩、设施桩等。
现存的问题是:
1、根据长输管道敷设特点,标志桩大部分需要设置在农田当中。伴随季节性农业耕种,标志桩容易丢失和破坏;
2、标志桩在管道上方放置具体位置不统一,标志桩上信息标注不清晰,布局不合理,无法准确的得知埋地管道的具体方位、结构,从而导致在其他施工或者作业中对管道的破坏,影响公私财产,甚至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管道标志桩。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输送管道标志桩,包括三角形的柱体,柱体顶部为锥形,柱体底端横穿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伸出柱体;在所述柱体正面上设有标志桩类型标注区,以及位于标志桩类型标注区下方的管道参数标注区;在柱体一侧面上设有管道类别标注区Ⅰ,以及位于管道类别标注区Ⅰ下方的管线名称标注区;在柱体另一侧面上设有管道类别标注区Ⅱ,以及位于管道类别标注区Ⅱ下方的管理单位及联系电话标注区。
其进一步是:所述柱体下端浇筑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为C12混凝土,其半径不小于200mm,高不小于200mm;柱体下端有用于掩埋的长度为600mm的预留量,柱体下端的实际掩埋高度不低于300mm。
所述标志桩类型标注区、管道参数标注区、管线名称标注区和管理单位及联系电话标注区外设有红色实线边框;所述管道类别标注区Ⅰ和管道类别标注区Ⅱ外设有虚线边框。
所述柱体的正面和侧面为白色,柱体的顶端为红色;柱体由树脂或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作。
所述的标志桩类型标注区内所标注的标志桩类型包括转角桩、穿越桩、交叉桩、分界桩和设施桩;所述转角桩无法设置在管道转角正上方时,在管道转角前后的管道正上方分别设置一个转角桩;所述转角桩顶部标注管道的走向以及距管道转角的距离。
所述穿越桩穿越铁路时,在铁路一侧设置穿越桩,在铁路另一侧设警示牌;所述穿越桩设置在铁路用地边界线外2m处管道中心线的正上方。
所述穿越桩穿越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及穿越长度不小于40m的三级、四级公路时,在公路一侧设置穿越桩,在铁路另一侧设警示牌;所述穿越桩设置在公路排水沟边缘以外1m处或高速公路围栏以外。
所述穿越桩穿越穿越长度小于40m的三级、四级公路时,在公路一侧设置穿越桩;所述穿越桩位置设在管道上游的公路排水沟外边缘以外1m处,无排水沟时,穿越桩设置在距公路边缘2m处。
所述穿越桩穿越长度不小于40m的河流、渠道时,在河流、渠道一侧设置穿越桩,在河流、渠道另一侧设置警示牌;所述穿越桩位置设在河流、渠道堤坝坡脚处或距岸边3m-10m处的稳定位置。
所述穿越桩穿越长度小于40m的河流、渠道时,在河流、渠道一侧设置穿越桩;所述穿越桩位置设在管道上游的河流、渠道堤坝坡脚处或距岸边3m-10m处的稳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主体质量轻,下端基座采用现浇的混凝土层,使得运输及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工人劳动强度低,效率高;固定杆保证柱体与现浇混凝土层的连接,不宜丢失,使用寿命长,无需维修;整体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及耐磨损性,抗撞性能强,不形变,具有防盗性,投资省、成本低、效果好;适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使用时间可达二十年以上;标志桩标注清晰明确,位置显示准确,便于以后的维修与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及基础安装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柱体;2、固定杆;3、标志桩类型标注区;4、管道参数标注区;5、管道类别标注区Ⅰ;6、管线名称标注区;7、管道类别标注区Ⅱ;8、管理单位及联系电话标注区;9、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华东管道设计研究院,未经中石化华东管道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35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地砖显示模组
- 下一篇:适合多种线径的卡入式标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