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锤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2519.7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5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马健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建新锻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6 | 分类号: | B21J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锤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造工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上锤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锻造锻压过程中,需要将锻压的模具安置与锻压设备下方进行锻造处理,液压锤一般都是通过上锤头与锤下砧配合进行锻压,在锻压过程中,上锤头的会受到较大的力,由于锤头的侧面为一平面,不利于对受到的力进行分散也不易减震,上锤头容易发生开裂,降低上锤头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上锤头受到的力进行分散以及减震的上锤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锤座,所述锤座向下延伸形成锤头本体,锤头本体向内凹陷形成减震缓冲槽,所述减震缓冲槽有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变窄并呈圆弧状。
较佳的,锤头本体与锤座连接处设有圆角结构。
较佳的,锤头本体的侧壁与锤头本体的底壁连接处设有圆角。
较佳的,锤座上表面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两侧为斜面,所述斜面长度方向的斜度为1:100,所述斜面与纵向垂直线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为6度至8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锤头本体向内凹陷形成减震缓冲槽,所述减震缓冲槽有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变窄并呈圆弧状,这样当锤头本体受到冲击力时圆弧状的减震缓冲槽可以有效的将力分散,从而消除一部分锻压过程中上锤头振动及受力,避免上锤头容易发生开裂,提高了锻压设备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锻件的锻造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上锤头侧视图;
图2为上锤头俯视图;
图3为上锤头正视图。
附图标记:1、锤座,2、锤头本体,21、减震缓冲槽,3、燕尾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锤头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上锤头,包括锤座1,所述锤座1向下延伸形成锤头本体2,锤头本体2向内凹陷形成减震缓冲槽21,所述减震缓冲槽有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变窄并呈圆弧状,这样当锤头本体2受到冲击力时圆弧状的减震缓冲槽可以有效的将力分散,从而消除一部分锻压过程中上锤头振动及受力,避免上锤头容易发生开裂,提高了锻压设备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锻件的锻造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锤头本体2与锤座1连接处设有圆角结构,这样能在受力时将应力分散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使连接处不容易损坏。
锤头本体2的侧壁与锤头本体2的底壁连接处设有圆角,圆角结构对力有分散作用,使得连接处不容易损坏。
锤座1上表面设有燕尾槽3,所述燕尾槽3的两侧为斜面,所述斜面长度方向的斜度为1:100,所述斜面与纵向垂直线之间形成有夹角a,所述夹角为6度至8度之间,从而消除一部分锻压过程中锤座1受到的相对振动及应力,进一步防止锤座1磨损和开裂,提高了锻压设备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锻件的锻造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建新锻压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建新锻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2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入式灯具
- 下一篇:千斤顶泵体外壳的冷镦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