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管隧道钢端封墙与混凝土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1080.6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0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代敬辉;王朝辉;张志安;李建芳;郭建文;肖刚刚;梁素琴;廖建炜;叶忠厚;李盼;安然;张景华;尤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63 | 分类号: | E02D29/063;E02D29/16;E02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300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钢端封墙 混凝土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管隧道沉管管段外防水及固定结构,属于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沉管隧道沉管管段外防水是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其防水效果直接影响到沉管的起浮、浮运、沉放,通常,对管段钢端封墙(钢结构)和管段混凝土结构交接缝防水,主要是在管段表面骑缝刷涂环氧-聚氨酯涂料,其中覆帖一层玻璃纤维层(形成二涂一布)作为加强层。但由于预埋角钢与管段混凝土之间两种材料的收缩值相差颇大,并且钢端封墙面板与预埋角钢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应力的作用,导致角钢变形,与混凝土之间出现了裂缝;端封墙与角钢焊接处受力比较复杂,焊缝会出现裂缝。在施工中仍会有少量开裂渗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管隧道钢端封墙与混凝土固定结构,该结构不但可以保证沉管管段防水效果,而且施工方便易控制质量,在保证设计、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解决了以往沉管隧道在管段钢端封墙于管段混凝土结构交接缝开裂渗水的弊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沉管隧道钢端封墙与混凝土固定结构,该结构包括管段侧墙混凝土1、角钢2、钢端 封墙3、橡胶垫层4、双头螺钉5、固定顶板6;所述管段侧墙混凝土1与管段钢端封墙3之间构成交接缝,位于交接缝的管段侧墙混凝土1的内侧预埋有角钢2、双头螺钉5,其中双头螺钉5垂直与角钢2,各双头螺钉5相互平行对称布置;钢端封墙3与角钢2之间安装有橡胶垫层4,双头螺钉5一头固定在管段侧墙混凝土1内,另一端穿过橡胶垫层4、钢端封墙3并通过螺母固定在钢端封墙3一侧。
所述管段侧墙混凝土1与管段钢端封墙3之间构成的交接缝顶部预安装有固定顶板6,固定顶板6一端固定在管段侧墙混凝土1内,另一端为悬臂结构,钢端封墙3的顶部焊接在固定顶板6底部。
所述管段侧墙混凝土1的外表面涂有环氧树脂。
所述固定顶板6悬臂部分长度为钢端封墙3厚度的2.5-3.5倍。
所述角钢2与钢端封墙3之间距离为橡胶垫层4厚度的0.9-0.95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结构采用半焊接、半螺栓连接固定方式,并对沉管钢端封墙与管段混凝土结构交接缝防水固定结构进行重新优化设计,可有效保证沉管管段防水效果及质量,且施工方便易控制质量。
2、本实用新型对沉管管段混凝土一侧预埋角钢,混凝土外表面设有环氧树脂底涂层,保证了沉管隧道在管段钢端封墙于与管段混凝土结构交接缝防水效果质量,避免出现交接缝开裂出现渗水。
附图说明
图1是管段钢端封墙与管段混凝土结构交接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I位置局部结构放大剖视图。
图中:1-管段侧墙混凝土,2-角钢,3-钢端封墙,4-橡胶垫层,5-双头螺钉,6-固定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2所示,沉管隧道钢端封墙与混凝土固定结构,该结构包括管段侧墙混凝土1、角钢2、钢端封墙3、橡胶垫层4、双头螺钉5、固定顶板6;所述管段侧墙混凝土1与管段钢端封墙3之间构成交接缝,位于交接缝的管段侧墙混凝土1的内侧预埋有角钢2、双头螺钉5,其中双头螺钉5垂直与角钢2,各双头螺钉5相互平行对称布置;钢端封墙3与角钢2之间安装有橡胶垫层4,双头螺钉5一头固定在管段侧墙混凝土1内,另一端穿过橡胶垫层4、钢端封墙3并通过螺母固定在钢端封墙3一侧。
所述管段侧墙混凝土1与管段钢端封墙3之间构成的交接缝顶部预安装有固定顶板6,固定顶板6一端固定在管段侧墙混凝土1内,另一端为悬臂结构,钢端封墙3的顶部焊接在固定顶板6底部。
所述管段侧墙混凝土1的外表面涂有环氧树脂。
该结构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管段侧墙混凝土1在预制过程中,按照钢端封墙3的尺寸安装双头螺钉5、固定顶板6;对管段的钢端封墙3进行基面喷砂除锈;对管段侧墙混凝土1表面进行基层清理、修补后,进行环氧树脂底涂层的喷涂施工;将橡胶垫层4安装通过 螺栓紧固在管段侧墙混凝土1、钢端封墙3之间;将钢端封墙3顶部与固定顶板6底部焊接,完成整个预制过程。
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1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窨井盖密封锁紧结构
- 下一篇:插入式钢圆筒及钢桁架组合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