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磁加热的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9807.1 | 申请日: | 2015-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7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马泰斯·波特;阿维德·布曼;丹尼斯·古森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思酷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德魁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磁 加热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电磁加热的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电磁加热的容器通常整体都采用铁磁性金属,该铁磁性金属通常为铁或不锈钢材料。电磁加热的原理是通过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即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磁力线通过金属底部时,磁力线被切割,从而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金属容器自身的铁原子高速运动并产生碰撞并磨擦生热,从而自行产生热能,并加热于容器内的物品。因此为了感应磁场而产生涡流发热,该容器底部必须采用铁磁性金属材料。有些容器的容器壁采用塑料制成,但是透明塑料的寿命短,透明度不高,容易有刮痕,无法耐150度的高温,长时间使用过后有茶渍会影响外观。有些容器采用全金属制成,但是如此一来就无法观察内部茶水,并且外观不佳。
因此,为了更便于使用者观察容器内情况,通常期望采用玻璃材质制作容器,此时就涉及到金属与玻璃相连接的问题。传统的连接方式一般是制作一个凹形的金属底部,其整个直径略大于容器的直径,将金属底部直接套接在玻璃容器的外面,用胶进行粘连连接。但这种连接方式存在许多问题,由于胶仅涂覆在金属底部的内侧与玻璃外侧之间,胶的涂覆面非常小,导致粘接力不够,这样很容易出现开胶的情况。即使为了增加粘结面,而增加金属底部的高度,这十分影响美观,并且当加热速度较快,比如在加热功率大于1500瓦时,粘接情况也并不理想。现有的电磁加热容器采用玻璃容器壁和金属底部,这还存在另外的缺点:金属底部发热,很容易烫伤使用者,存在安全隐患,也容易对放置加热容器的桌面造成损伤。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现有的电磁加热的煮水壶也进行了许多改进,比如在玻璃容器底部贴上发热膜,但是这样的发热效率低,非食品级无法与水接触,并且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磁加热的容器,其包括容器壁、底部和内框。该容器可为圆形、方形及其它形状,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圆形。底部优选为圆盘状,包括底面和围绕底面的底部外壁,优选由铁磁性金属制成。内框设在底部内,且外边缘圆周直径略小于环形底部外壁的内径,以保证其外边缘可紧邻环形底部外壁。内框优选为塑料,连接至底部,并与底部外壁围设成上端开口的凹槽。容器壁可以为玻璃、塑料、金属或陶瓷制成,其置于凹槽内,并且与凹槽用胶密封粘接。市面上常用于电热水壶粘接的胶都可以应用于本申请。该容器壁的两侧都用胶进行了粘接,增加了粘接面积,增强了粘接效果,避免开胶。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内框以及容器壁包括设置在其表面的填充件。
进一步地,内框的横截面为L型。
进一步地,内框通过机械配合卡接至底部。
进一步地,内框通过胶水与底部粘接。
进一步地,容器壁的内表面与内框粘接,容器壁的外表面与底部外壁粘接。
进一步地,容器壁为阶梯型,包括周长不同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平滑连接;内框粘接至第二部分。
进一步地,容器壁为圆环形,第一部分的直径大于第二部分。
进一步地,底部外壁还包括支撑部,使底部的平面高于所述支撑部的着地点。这样,当承装有热水的容器放置在桌面上时,由于支撑部与桌面接触,使金属底部悬空而不与桌面直接接触,从而防止烫伤桌面。
进一步地,支撑部与底部外壁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部底端设有隔热件,可以进一步阻止热传递,防止烫伤。
进一步地,所述个隔热件为低热传导率材料,比如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整个底部的外围采用整块金属,不会由于多个部件组装的密封性较差,而导致漏水;同时所有的粘接区域都被位于底部内部,该金属底部对粘接区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粘接区域被外力影响破坏;
2)容器的承重依靠整个金属底部实现,其力学稳固性更好;
3)通过对容器壁进行两面粘胶,使容器壁与内框与金属底部都粘接,在高温和高升温速率下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粘接;
4)内框可以隐藏粘接容器壁的胶水,使容器中的水更卫生安全,用户使用更安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的剖面图;
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的另一实施例;
图5为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的另一实施例;
图7为图6的C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思酷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思酷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9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