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包高品位铬质引流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4795.2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贺俊海;沈战驹;沈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荣源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B22D4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094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包 品位 引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涉及一种引流砂,具体来说是一种钢包高品位铬质引流砂 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端制造提出,要求钢包中钢水成分均匀,与钢水接触的材料不与钢水反应 和使用性能的稳定性高,故对在钢包中与钢水接触的引流砂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国内生产 引流砂厂家很多,但针对引流砂设计的精密工艺少之又少。
目前,国内引流砂生产厂家提供的引流砂一般是采用混合+包装或者混合+干燥+ 包装的工艺。现引流砂生产的主原料大多为铬矿砂、海砂或石英砂、炭黑、石墨等,由于原料 间密度相差较大。故采用混合+包装的引流砂生产工艺容易造成引流砂水分超标、混合不均 匀等,造成引流砂钢水发生反应,造成钢包不能自动开浇。混合+干燥的引流砂工艺能够有 效地防止水分超标,但不能解决原料混料均匀性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引流砂在生产时,没有专门设计的保证引流砂混合均匀、干燥的制 备方法,从而导致同样的配方时常出现钢包自动开浇率不高等问题,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 经济损失。根据当前的存在的问题,针对引流砂生产现实状况,研制一种钢包高品位铬质引 流砂特定的工艺路线,从而达到引流砂质量稳定,并提高钢包自动开浇率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高品位铬质引流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这种钢包 高品位铬质引流砂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钢包自动开浇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包高品位铬质引流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各反应物质,所述的钢包高品位铬质引流砂由68~94wt%的铬矿 砂、5~30wt%的海砂、0~15wt%的石英砂、1~12wt%的高铝球、0~2.5wt%的石墨、0.1~1wt%的炭 黑和0~1%的铬绿组成;
2)一个预混合的步骤,将石墨倒入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预混10~20分钟,再加入炭黑 后混合10~20分钟得到预混料;所述的石墨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4,所述的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3%;
3)一个分级混合的步骤,先在搅拌机中加入海砂、石英砂及高铝球,混合5~10分钟,再 加入铬矿砂混合8~15分钟,再加入铬绿混合5~10分钟,再加入预混料搅拌10~20分钟得到混 合料;
4)一个回转式干燥的步骤,将步骤3)混合好的引流砂送入200~230℃的回转式干燥筒 内烘烤15~30min,得到干燥的钢包高品位铬质引流砂。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在线包装的步骤,将干燥引流砂送入恒湿房快速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钢包高品位铬质引流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
铬矿砂68~80wt%;
海砂10~20wt%;
石英砂0~5wt%;
高铝球5~10wt%;
铬绿0~0.5%;
石墨0.1~1.5wt%;
炭黑0.1~0.8wt%。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钢包高品位铬质引流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 物质组成:
铬矿砂75~85wt%;
海砂5~10wt%;
石英砂5~10wt%;
高铝球3~8wt%;
铬绿0.3~0.8%;
石墨0.6~2.0wt%;
炭黑0.2~0.8wt%。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钢包高品位铬质引流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 物质组成:
铬矿砂85~94wt%;
海砂2~10wt%;
石英砂1~5wt%;
高铝球1~5wt%;
铬绿0.1~0.6%;
石墨0.5~1.0wt%;
炭黑0.1~0.5wt%。
在本发明的制备过程中,分级混合主要是由于原料铬矿砂、海砂、石英砂及高铝球 之间密度差异大,通过分级达到混合均匀;预混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之间圆润程度差异大,为 在分级混合后期达到流动性趋于一致;回转式干燥是保证在干燥均匀性;在线包装能够有 效地保证引流砂包装前不受环境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荣源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荣源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47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