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厂化杏鲍菇菌渣轻简化栽培双孢蘑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4186.0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3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任鹏飞;万鲁长;任海霞;韩建东;郭兵;郭惠东;宫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F5/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张宏松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厂 化杏鲍菇菌渣轻 简化 栽培 蘑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具体是一种工厂化杏鲍菇菌渣轻简化栽培双孢蘑菇的 方法。
背景技术
双孢蘑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富有“世界 菇”之称,是目前栽培和销售范围最广的菇类,是世界性商业化生产和全球消费的食用菌, 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目前双孢蘑菇的生产,所需要的培养料原料一般为秸秆和牛粪, 这种培养料劳动强度大,发酵不充分时异味强烈;生产前期投入巨额,需要建设大型的生产 菇房,需要投入机械设备;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投资成本高等因素严重制约其行业的 发展。
近年来,随着工厂化杏鲍菇的生产技术的成熟和设施设备的逐渐完善,杏鲍菇工厂化生 产得到了普及,杏鲍菇周年工厂化栽培象雨后春笋在各地涌现,日产量从数百公斤到10吨, 杏鲍菇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市场低迷的态势。食用菌市场的需求虽有增长, 但相对滞后,刚性过剩严重,导致无序同质低效竞争,食用菌行业已经进入微利合理利润分 配阶段。同时,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后产生的大量废弃菌包,都是直接被扔掉或被焚烧,不仅 污染了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如:宁国市亿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开展杏 鲍菇、白灵菇等珍稀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年产量达1500t,每年的废弃菌包达3000t。杏鲍 菇工厂化生产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工厂化生产杏鲍菇从打包到采菇出菇只 有48d时间,在菇房一般只采收一潮菇,菌包就被废弃;而只出一潮杏鲍菇的菌包中还含有大 量食用菌可利用的木质素、纤维素和粗蛋白等营养物质。另外,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 本上涨,无核心技术等均成为制约杏鲍菇行业复苏的因素。以上原因导致杏鲍菇菇房闲置, 废弃菌渣废弃、堆置,废菌渣处理利用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如何有效处理闲置的 杏鲍菇菇房、废菌渣或加以循环利用,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现实问题。
为推进我国食用菌产业逐步升级的,解决杏鲍菇行业复苏的干扰因素,开拓出适合双孢 蘑菇工厂化生产的新技术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无污染、安全可靠的栽培双孢蘑菇 的方法,本发明利用采菇后的杏鲍菇菇房及生产后产生的废弃菌渣经过处理后来栽培双孢蘑 菇,大大节约劳动力及生产成本,且生产过程中无杂菌污染,无重金属富集的隐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工厂化杏鲍菇菌渣轻简化栽培双孢蘑菇的方法,利用采菇后的杏鲍菇菇房及生产后 产生的废弃菌渣来进行栽培,包括步骤如下:
(1)收集废弃菌渣:收集采完菇的杏鲍菇菌包,并将菌包做剖袋处理;
(2)将剖袋后的杏鲍菇菌渣粉碎、混合,然后建堆发酵,所述的建堆发酵包括一次发酵 和二次发酵;一次发酵为翻堆发酵,发酵温度为55~60℃,发酵时间10~15天;二次发酵 为蒸汽辅助发酵,发酵温度控制58~62℃,发酵时间8h~24h,二次发酵结束后,通风降温 至50~55℃,维持2~5天,然后自然冷却至20~25℃;制得发酵培养料;
(3)将步骤(2)制得的发酵培养料装入周转筐,进行接种,制得栽培框;
(4)将制得的栽培框排放在杏鲍菇菇房内进行发菌,发菌温度控制在18-22℃,温度恒 定,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菌丝发满后覆土,进行出菇管理。
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杏鲍菇菌包为采收一潮菇后的杏鲍菇菌包。
本发明优选的,一次发酵采用拌料机料仓进行发酵,自动翻堆,发酵温度为55~58℃, 发酵时间15天,每3~5天翻堆一次。
本发明优选的,二次发酵为在料堆底部铺设表面设有通气孔的通气管道,通过蒸汽发生 装置向料堆通入常压蒸汽,使料堆升温至58~62℃。
本发明优选的,通风降温是利用鼓风机通过通气管道向料堆强制通风,使料堆以每小时 1℃的降温速率将温度降至50~55℃。
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每框装培养料20~30kg,将双孢蘑菇菌种按框内培养料的 4-10wt%接种于框内的培养料内,将菌种掰成小颗粒均匀撒在培养料中,轻拍使菌块与料面密 切接触。
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培养料的厚度为10~30cm。
本发明优选的,周转筐为长方形周转筐,周转筐的长度为30~35cm,高度为20~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4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电窝口机
- 下一篇:一种大棚黄瓜的高产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