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用防高温耐火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5672.6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6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军;曹中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29;H01B7/17;C08L83/07;C08L23/08;C08K13/02;C08K3/32;C08K3/22;C08K3/36;C08K5/10;C08L67/08;C08K5/47;C08K5/12;C08K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高温 耐火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用防高温耐火电缆,属于电线电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缆的使用量和铺设密集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由电气引起的火灾逐年增多,而其中由于电线电缆原因所引发的火灾占相当大的比例。在火灾中,由于电缆起火蔓延而释放出的腐蚀性及有毒气体、产生的大量烟雾等所造成的“二次灾害”,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有关部门对电缆防火、阻燃等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电缆线路具有高的可靠性,而且要求它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性。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已把采用阻燃电缆、耐火电缆等作为电缆防火的重要措施,明确规定在某些场所应选用阻燃电缆或其它类型的防火电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建筑、地下街、大型电站及现代化工矿类企业等民用及工业设施对耐火型的计算机电缆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火性能强且可耐高温的计算机用防高温耐火电缆。
本发明的方案如下:一种计算机用防高温耐火电缆,单根导体外侧分别包裹有耐火层、绝缘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的屏蔽层和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由绝缘Ⅰ层和纳米绝缘Ⅱ层构成;
所述的绝缘Ⅰ层按照重量份的组分为:甲基乙烯基三氟丙基硅橡胶40-8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30-50份、多聚磷酸铵20-30份、硬脂酸锌10-15份、氧化锌5-15份、纳米氧化硅10-20份、二茂铁3-9、单烷氧基不饱和脂肪酸钛酸酯3-8份;
所述的纳米绝缘Ⅱ层按照重量份的组分为:碳九醇酸树脂50-150份、纳米氢氧化铝2-10份、纳米二氧化锆2-10份、纳米氧化镁2-10份、纳米介孔分子筛2-10份、二硫化二苯并噻唑3-8份、癸二酸二异辛酯0.3-1.6份、N-苯基-α-苯胺2-5份。
进一步,所述的绝缘Ⅰ层按照重量份的组分为:甲基乙烯基三氟丙基硅橡胶65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0份、多聚磷酸铵22份、硬脂酸锌12份、氧化锌8份、纳米氧化硅12份、二茂铁5、单烷氧基不饱和脂肪酸钛酸酯4份;
进一步,所述的纳米绝缘Ⅱ层按照重量份的组分为:碳九醇酸树脂90份、纳米氢氧化铝8份、纳米二氧化锆6份、纳米氧化镁8份、纳米介孔分子筛6份、二硫化二苯并噻唑5份、癸二酸二异辛酯1.2份、N-苯基-α-苯胺4份。
进一步,所述的纤耐火层由一层陶瓷硅胶和一层玻璃纤维粘合而成,厚度为0.2-0.5mm,相邻层采用双向绕包的方式,每层重叠处间隔缠绕。
进一步,所述的护套层按照重量份的组分为: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酯共聚物15-50份、乙丙胶20-50份、玻璃粉12-20份、氯磺化聚乙烯20-30份、一氧化铅5-20份、碳酸钙50-100份;石蜡2-5份;N-苯基-N`-异丙基-对苯二胺2-5份;三盐基马来酸铅1-2份;炭黑30-50份;六溴环十二烷2-5份。
本发明设计的电缆的耐火试验不仅满足国标GB/T19216的要求,在导体之间施加1000V电压,在火焰温度为950-1000℃的火焰中燃烧3h,电缆既不短路也不开路。还可满足英国BS6387标准中规定的A级、B级和C级的要求,同时,在燃烧中还可耐受水喷淋(W级)与抗机械冲击(X级、Y级、Z级);试验过程中,电缆既不短路也不开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计算机用防高温耐火电缆,单根导体1外侧分别包裹有耐火层2、绝缘层3、采用镀锡铜丝编织的屏蔽层4和护套层5;其绝缘层由绝缘Ⅰ层和纳米绝缘Ⅱ层构成。
实施例1
绝缘Ⅰ层按照重量份的组分为:甲基乙烯基三氟丙基硅橡胶65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0份、多聚磷酸铵22份、硬脂酸锌12份、氧化锌8份、纳米氧化硅12份、二茂铁5、单烷氧基不饱和脂肪酸钛酸酯4份;
纳米绝缘Ⅱ层按照重量份的组分为:碳九醇酸树脂90份、纳米氢氧化铝8份、纳米二氧化锆6份、纳米氧化镁8份、纳米介孔分子筛6份、二硫化二苯并噻唑5份、癸二酸二异辛酯1.2份、N-苯基-α-苯胺4份。
护套层按照重量份的组分为: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酯共聚物15-50份、乙丙胶20-50份、玻璃粉12-20份、氯磺化聚乙烯20-30份、一氧化铅5-20份、碳酸钙50-100份;石蜡2-5份;N-苯基-N`-异丙基-对苯二胺2-5份;三盐基马来酸铅1-2份;炭黑30-50份;六溴环十二烷2-5份。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5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