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吸收电阻超小型功率分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9567.0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6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周衍芳;李永帅;戴永胜;陈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5/16 | 分类号: | H01P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吸收 电阻 超小型 功率 分配器 | ||
1.一种内置吸收电阻超小型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端口(P1)、输入电感(Lin)、第一螺旋电感(L1)、第二螺旋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吸收电阻(R)、第一输出电感(Lout1)、第二输出电感(Lout2)、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第一输出端口(P2)、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第二输出端口(P3);其中,第一螺旋电感(L1)为五层,从上往下依次为第一、二、三、四、五层,第二螺旋电感(L2)为四层,从上往下依次为第一、二、三、四层,第一电容(C1)下极板为接地端,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端口(P1)与输入电感(Lin)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上极板、第一螺旋电感(L1)第五层、第二螺旋电感(L2)第四层均与输入电感(Lin)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上极板位于第一螺旋电感(L1)和第二螺旋电感(L2)的下方,吸收电阻(R)一端与第一螺旋电感(L1)第三层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螺旋电感(L2)第二层连接,第二电容(C2)位于吸收电阻(R)的正上方,第二电容(C2)上极板与第一螺旋电感(L1)第一层连接,下极板与第二螺旋电感(L2)第一层连接,第一螺旋电感(L1)第三层与第一输出电感(Lout1)连接,第二螺旋电感(L2)第二层与第二输出电感(Lout2)连接,第一输出电感(Lout1)与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第一输出端口(P2)连接,第二输出电感(Lout2)与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第二输出端口(P3)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吸收电阻超小型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端口(P1)、输入电感(Lin)、第一螺旋电感(L1)、第二螺旋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输出电感(Lout1)、第二输出电感(Lout2)、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第一输出端口(P2)、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第二输出端口(P3)和接地端均采用多层低温共烧陶瓷工艺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吸收电阻超小型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输入端口(P1)通过输入电感(Lin)与接地电容(C1)、第一螺旋电感(L1)、第二螺旋电感(L2)连接,第一输出端口(P2)通过第一输出电感(Lout1)与第一螺旋电感(L1)连接,第二输出端口(P3)通过第二输出电感(Lout2)与第二螺旋电感(L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95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及穿戴式电子装置
- 下一篇:车地无线传输信号系统用漏泄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