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同步逆变控制的储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3875.2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3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计长安;杭丽君;罗亚桥;冯琳;李伟;李国杰;洪伟;朱明琳;徐斌;胡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40 | 分类号: | H02J3/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3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 同步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虚拟同步逆变控制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在该储能系统中由操作员根据系统要求设定以下参数值:
DC/AC变换器的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
储能系统的电磁功率参考值Pref;
储能系统的无功功率参考值Qref;
设定调差系数R为30-50之间、惯性常数M为1-20之间、负荷-阻尼常数D为1%或2%;
设定虚拟转子xq和定子的阻抗xd均为1-10之间;
交流侧电压参考值Uref,标么值设为1;
设定励磁系统的第一补偿器的增益Kf和时间常数Tf为0-1之间,励磁系统的增益Ka在100-500之间,励磁系统的的时间常数Te在0-1之间,励磁电压幅值的上限Efmax在0-15之间,励磁电压幅值的下限Efmin=-Efmax;
设定电气部分的虚拟转子暂态阻抗x′d的取值范围在0.1-0.5之间,定子的暂态阻抗x′q的取值范围在0.3-1之间,d轴的暂态开路时间常数T′do的取值范围在1.5-10之间,q轴的暂态开路时间常数T′qo的取值范围在0.5-2.0之间;
第一PI控制器的控制系数为kp1和ki1,0<kp1<1000,0<ki1<1000;
第二PI控制器的控制系数为kp2和ki2,0<kp2<1000,0<ki2<1000;
第三PI控制器的控制系数为kp3和ki3,0<kp3<1000,0<ki3<1000;
第四PI控制器的控制系数为kp4和ki4,0<kp4<1000,0<ki4<1000;
第五PI控制器的控制系数为kp5和ki5,0<kp5<1000,0<ki5<1000;
采用霍尔传感器对直流侧电压、交流侧电压和电流进行采样,得到DC/DC变换器(2)的输出端电压Udc,单位为标么值,以及电网侧三相电压ea,eb,ec和电网侧三相电流ia,ib,ic;
步骤2)、第一控制器按以下步骤执行:
21)、第一比较器计算第一PI控制器的输入值:
22)、第一PI控制器在接收到上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后进行计算,输出相应的控制量:
步骤3)第二控制器(7)的虚拟同步逆变控制的机械部分按以下步骤执行:
31)、通过第二比较器按下列公式计算虚拟机械功率Pm:
其中,Pref是设定的电磁功率参考值,R为调差系数,Δω为虚拟转子角度偏移量为虚拟转子惯性环节的输出量,M为虚拟转子惯性环节中的惯性常数,D为虚拟转子惯性环节中的负荷-阻尼常数,s为复频率,Δω的初始值设为零;
32)、通过第三比较器计算机械部分的虚拟加速功率PA:
Pa=Pm-Pe,其中Pe为机械部分的电磁功率,Pe=eaia+ebib+ecic;
33)、通过第一加法器计算角速度为:ω=ω0+Δω,ω0为角速度的初始值,当电网频率为50Hz,则ω0=2×π×50=314rad/s;
34)、通过第一积分器计算同步角度:θ=∫ω;θ为角度转换模块的输入;
35)、通过角度转换模块进行角度补偿,公式如下:
其中,θ′为锁相角度;I为电网电流幅值;eg为电网电压幅值;xq为虚拟转子阻抗;
步骤4)、第二控制器虚拟同步逆变控制的励磁系统按以下步骤执行:
41)、通过第四比较器计算虚拟励磁器的输入量Ut,公式如下:
Ut=Uref-Ux
其中:Uref为设定的交流侧电压值,Kf和Tf为第一补偿器的增益和时间常数;Ux为第一补偿器的输出;
42)、通过虚拟励磁器计算电气部分的输入虚拟励磁电压Ef,公式如下:
其中:Ka和Te分别为虚拟励磁器的增益和时间常数,Efmax和Efmin分别为虚拟励磁器的电压幅值的上限和下限;
43)、通过第一补偿器计算Ux,,公式如下:
步骤5)、电压坐标变换模块和电流坐标变换模块按以下步骤执行:
51)、由ea、eb和ec经电压坐标变换模块计算出电网电压d-q分量Ud和Uq,公式如下:
52)、由ia、ib和ic经电流坐标变换模块计算出电网电压d-q分量id和iq,公式如下:
步骤6)、第二控制器虚拟同步逆变控制的电气部分按以下步骤执行:
61)、计算电流参考Idref1和Iqref1,公式如下:
其中:Ud和Uq是电网电压的d-q分量;Idref1和Iqref1是所述的DC/AC变换器(3)输出电流的虚拟定子电流部分,Ef是虚拟励磁电压;
步骤7)、第二控制器功率控制部分按以下步骤执行:
71)、通过第五比较器计算出第二PI控制器的输入:Pref-Pe;
72)、第二PI控制器在接收到上述第五比较器的输出后进行控制运算,输出相应的控制量Idref2:Idref2=kp2(Pref-Pe)+ki2∫(Pref-Pe)dt;即为电流控制部分的输入;
73)、通过第六比较器计算出第三PI控制器的输入:Qref-Qe;
74)、第三PI控制器在接收到上述第六比较器的输出后进行控制运算,输出相应的控制量Iqref2:
Iqref2=kp3(Qref-Qe)+ki3∫(Qref-Qe)dt;即为电流控制部分的输入;
步骤8)、第二控制器(7)电流控制部分的d轴分量控制按以下步骤执行:
81)、计算出d轴电流参考值Idref,公式如下:
Idref=Idref1+Idref2;
82)、通过第七比较器计算出第四个PI控制器的输入:Idref-Id;Id为三相电流d轴分量,由ia、ib和ic经坐标变换输出;
83)、第四PI控制器在接收到上述第七个比较器的输出后进行控制运算,输出相应得控制量Udref:Udref=kp4(Idref-ID)+ki4∫(Idref-Id)dt;
步骤9)、第二控制器电流控制部分的q轴分量控制按以下步骤执行:
91)、计算出q轴电流参考值Iqref,公式如下:
Iqref=Iqref1+Iqref2;
92)、通过第八比较器计算出第五PI控制器的输入:Iqref-Iq;Iq为三相电流q轴分量,由ia、ib和ic经坐标变换输出;
93)、第五PI控制器在接收到上述第八比较器的输出后进行控制运算,输出相应得控制量Uqref:Uqref=kp5(Iqref-Iq)+ki5∫(Iqref-IQ)dt;
步骤10)、第二控制器输出量:
101)、将所获得的Udref和Uqref经逆坐标变换模块变换,得到Uaref、Ubref和Ucref三个调制波,将这三个量作为控制信号与载波比较,获得DC/AC变换器(3)的控制信号,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38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