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久性超疏水超疏油纺织品整理剂及其整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2328.2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1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旭;王正平;陈景远;钟细明;肖创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576 | 分类号: | D06M15/576;D06M15/568;D06M11/78;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久性 疏水 超疏油 纺织品 整理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整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耐久性超疏水超疏油纺织品整理剂,还涉及一种耐久性超疏水超疏油纺织品整理剂的整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超疏水超疏油表面,水、表面活性剂溶液、醇、各种有机溶剂等液体都有150°以上的接触角。液体很难润湿的性质使超疏水超疏油材料在纺织品、电子设备、汽车及建筑等很多领域的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液体无法润湿或污染的性质使超疏水超疏油纺织品具有自清洁的性能,可用于制备免洗的鞋子、桌布、厨师服、实验服、帐篷等多种纺织品产品,并可用于金属、橡胶、木材等多种材料的包装和保护,起到避免金属生锈、电缆等橡胶材料积雪或老化、木材制品吸潮膨胀等作用。
超疏水超疏油材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国际上有麻省理工学院的Tuteja(Science,2007,318,1618),哈佛大学的Aizenberg(NAT COMMUN,2013,4,2167),德国马普学会高分子研究所的Vollmer(Science,2012,335,67;NAT COMMUN,2013,4,2512),英国伦敦大学的Parkin(Science,2015,347,1132),加拿大女王大学的刘国军,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林童,美国韦伯斯特施乐研究中心的Law,日本国家先进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的Hozumi,国内中科院化学所的江雷等少数几个小组在实验室实现了超疏水超疏油材料的合成工作。目前,超疏水超疏油材料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仍未衍生出相关产品或工业化技术。阻碍这一类新颖材料在诸多领域应用研究以及相关技术转化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涂层表面常具有精细的微纳米结构,易于磨损而失去超疏水超疏油性能;二是由于体系疏水疏油的特点,一般使用价格昂贵又有一定毒性的含氟溶剂作为分散介质;三是超疏水疏油特点使这一类涂层材料与基底之间有较弱的附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耐久性超疏水超疏油纺织品整理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整理剂涂层与基底之间附着力不强的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整理剂加入有毒物质以及成本高的缺陷。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耐久性超疏水超疏油纺织品整理剂整理纺织品的方法,方法简单易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耐久性超疏水超疏油纺织品整理剂,所述耐久性超疏水超疏油纺织品整理剂包括以下原料混合而成:纳米级硅材料、含氟聚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催化剂和溶剂。
所述溶剂用于分散所述纳米级硅材料、含氟聚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和催化剂。
优选的,所述纳米级硅材料包括硅球、多孔硅材料、改性硅球和改性多孔硅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纳米级硅材料的尺寸在10-5000纳米之间。
所述纳米级硅球由四乙氧基硅烷在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
优选的,所述含氟聚醚的分子量为100-10000之间。
优选的,所述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为二异氰酸酯、三异氰酸酯和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为芳香族异氰酸酯、芳脂族异氰酸酯、纯脂肪族异氰酸酯、脂环族异氰酸酯和环脂族异氰酸酯。
优选的,所述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甲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萘二异氰酸酯(NDI)、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TODI)、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PAPI)、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甲基-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CHDI)、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H12MDI)、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HTDI)、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XDI)、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NB-DI)、HDI三聚体、水性化的HDI三聚体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催化剂、叔胺催化剂和羧酸铋催化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催化剂可催化异氰酸根与羟基之间的化学反应。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三亚乙基二胺、双(二甲氨基乙基)醚、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为甲乙酮、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苯、二甲基甲酰胺、二醇醚、四氢呋喃、二氧六环和卤代烃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2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束固化的硅化纤维幅材
- 下一篇:一种热交换器的匀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