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消烟装置的节能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1737.0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6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任裕中;王大森;刘远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柏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20 | 分类号: | F24B1/20;F23B80/04;F23K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饶钱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铜***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烟室 鼓风机 消烟装置 灶台本体 燃烧室 连通 循环燃烧 炊具 节能灶 加料装置 烟气 燃烧 二次燃烧 内置循环 有效减少 灶具领域 充分性 燃烧孔 吹出 少烟 消烟 存储 外部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消烟装置的节能灶,属于灶具领域,包括加料装置、与所述加料装置连通的燃烧室以及设置于所述燃烧室上方的灶台本体,灶台本体上设置有炊具安装部和消烟装置,炊具安装部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消烟装置包括鼓风机、储烟室以及循环燃烧孔,鼓风机位于所述灶台本体外部,储烟室和循环燃烧孔位于所述灶台本体内部,鼓风机通过管道与所述储烟室连通,储烟室通过循环燃烧孔与炊具安装部连通。本具有消烟结构的节能灶采用内置循环燃烧孔和储烟室的结构,可以将燃烧产生的烟气暂时存储,然后通过鼓风机吹出储烟室进行二次燃烧,从而保证燃烧的充分性,有效减少烟气的产生从而实现少烟甚至无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灶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具有消烟装置的节能灶。
背景技术
具有消烟装置的节能灶是一种同一时间同一环境,对比传统灶具,能够相对节能的灶具。根据用途,一般分为家用具有消烟装置的节能灶和商用具有消烟装置的节能灶。
现有的具有消烟装置的节能灶在工作时,由于燃料燃烧不完全,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烟,不但浪费燃料,而且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少烟甚至无烟的具有消烟装置的节能灶,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具有消烟装置的节能灶包括加料装置、与所述加料装置连通的燃烧室以及设置于所述燃烧室上方的灶台本体,所述灶台本体上设置有炊具安装部,所述炊具安装部与所述燃烧室连通,还包括消烟装置,所述消烟装置包括鼓风机、储烟室以及循环燃烧孔,所述鼓风机位于所述灶台本体外部,所述储烟室和循环燃烧孔位于所述灶台本体内部,所述鼓风机通过管道与所述储烟室连通,所述储烟室通过循环燃烧孔与炊具安装部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燃烧孔有多个且均竖直设置,多个循环燃烧孔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这样设置循环燃烧孔的目的在于使得进入炊具安装部的烟气可以快速稳定地进入储烟室临时存储,从而保证整个消烟装置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有三根,三根管道一端分别与所述鼓风机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储烟室连通,三根管道与储烟室的连通处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增大鼓风机对储烟室内的烟气的推动力,保证烟气可以快速稳定地穿过循环燃烧孔并进入炊具安装部,以进行二次燃烧,保证整个消烟装置的正常运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一端伸入灶台本体且与所述储烟室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水平部连通,所述水平部位于所述灶台本体底部且远离竖直部的一端与鼓风机连通。
设置竖直部的目的在于方便空气吹入所述储烟室,而设置水平部的目的在于避免烟气沉降进入管道内部并进入鼓风机内,一方面可以保证鼓风机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暂存于储烟室内的烟气能被快速充分地吹入炊具安装部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灶台本体上设置有烟囱,所述炊具安装部通过所述烟囱与外部连通。
设置烟囱的目的在于方便烟气的排出,避免烟气从其它部位冒出而影响整个节能灶的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炊具安装部包括与炊具匹配的环形支撑台,所述环形支撑台位于所述灶台本体的顶部。
设置环形支撑台的目的在于使得炊具可以被轻松地安装和定位,从很大程度上方便用户的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料装置包括料斗和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输送管、转动连接于所述输送管内的螺旋叶片以及驱动所述螺旋叶片转动的电机,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料斗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
这样设置加料装置的目的在于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以有效实现燃料的输送,从而保证火焰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柏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柏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1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