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化用百合香精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1567.3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6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邹勇;郑文强;郑晓洪;汤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铭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9/00 | 分类号: | C11B9/0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飞峰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州市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百合香精 日化 制备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环己基丙酸烯丙酯 乙酸三环癸烯酯 异丁酸苯氧乙酯 乙酸 甲基紫罗兰酮 乙酸苏合香酯 庚酸烯丙酯 柳酸叶醇酯 乙基香兰素 乙酸香叶酯 乙酸叶醇酯 乙醛 二丙二醇 佳乐麝香 甲基丁酸 兔耳草醛 乙酸己酯 苯乙醇 二甲基 芳樟醇 格蓬酯 花青醛 环己酯 梨醇酯 铃兰醛 龙涎酮 柠檬油 女贞醛 苹果酯 叔丁基 天然感 突厥酮 香草醇 丁酸 癸烯 基香 己酯 卡龙 母菊 壬烯 檀香 桃醛 体香 甜瓜 乙酯 原液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日化用百合香精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下原料制得:顺‑6‑壬烯醇;卡龙;乙基香兰素;花青醛;环格蓬酯;梨醇酯;蒎诺乙醛%;甜瓜醛%;庚酸烯丙酯;乙酸苏合香酯;母菊酯;苹果酯;乙酸叶醇酯;女贞醛;乙酸香叶酯;丁位突厥酮;乙酸己酯;柳酸叶醇酯;檀香210;2‑甲基丁酸乙酯;香草醇;异丁酸苯氧乙酯;环己基丙酸烯丙酯;甲基癸烯醇;苯乙醇;兔耳草醛;乙酸三环癸烯酯;异甲基紫罗兰酮;柠檬油;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乙酸邻叔丁基环己酯;龙涎酮;佳乐麝香原液;桃醛;柳酸己酯;铃兰醛;芳樟醇;二氢茉莉酮酸甲酯;二丙二醇。本发明的百合香精头香清新透发,天然感强,体香丰满,花香感好,基香留香持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化领域,尤其指一种日化用百合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百合,又名强蜀、番韭、山丹、倒仙、重迈、中庭、摩罗、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师傅蒜、蒜脑薯、夜合花等,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至少120个品种,其中55种产于中国。近年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如亚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鳞茎含丰富淀粉,可食,亦作药用。特别是香水百合,其香味芬芳扑鼻,人们十分喜爱。如能在日用化工产品如香水、护肤膏霜、香波、沐浴露、香皂、洗衣粉等产品中加入百合香精,将会增加产品的受欢迎程度,产品将具有更好的市场发展前景。百合香精作为花香型香精,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种特定的香韵应用到各种各样的香精中。然而,每制备一个百合香韵的香精通常要用十几到几十种原料来完成,每一个香精只适用于一种香型或一种类型的产品,而且出现重复配制,使用率低,造成原材料浪费,影响和限制了百合香精的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从香精的研发调配和生产时的实际应用上出发,本着合理使用原材料,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一种日化用百合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日化用百合香精,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顺-6-壬烯醇:0.05-0.15%;卡龙:0.05-0.15%;乙基香兰素:0.1-0.3%;花青醛:0.1-0.3%;环格蓬酯:0.2-0.4%;梨醇酯:0.2-0.4%;蒎诺乙醛:0.2-0.4%;甜瓜醛:0.2-0.4%;庚酸烯丙酯:0.2-0.4%;乙酸苏合香酯:0.4-0.6%;母菊酯:0.4-0.6%;苹果酯:0.4-0.6%;乙酸叶醇酯:0.5-0.7%;女贞醛:0.5-0.7%;乙酸香叶酯:0.5-0.7%;丁位突厥酮:0.6-0.8%;乙酸己酯:0.6-0.8%;柳酸叶醇酯:0.6-0.8%;檀香210:0.6-0.8%;2-甲基丁酸乙酯:0.5-1.0%;香草醇:0.5-1.5%;异丁酸苯氧乙酯:0.5-1.5%;环己基丙酸烯丙酯:1.0-2.0%;甲基癸烯醇:1.0-2.0%;苯乙醇:1.0-2.0%;兔耳草醛:1.0-2.0%;乙酸三环癸烯酯:1.5-2.5%;异甲基紫罗兰酮:1.5-2.5%;柠檬油:1.5-2.5%;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2.5-3.5%;乙酸邻叔丁基环己酯:2.5-3.5%;龙涎酮:3.5-4.5%;佳乐麝香原液:7-9%;桃醛:7-9%;柳酸己酯:8-10%;铃兰醛:8-10%;芳樟醇:8-10%;二氢茉莉酮酸甲酯:9-13%;二丙二醇:10-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铭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铭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15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