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碱液体速凝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5323.6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1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程卫民;陈连军;潘刚;曹森;刘国明;肖伟;刘贤国;黄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103/1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申传晓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速凝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工程行业的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矿用高效环保型湿喷混凝土的无碱液体速凝剂。
背景技术
我国煤矿井巷作业空间狭小,井下环境复杂,多年来一直采用较为落后的干喷或潮喷工艺,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干喷回弹量大,喷射现场粉尘浓度相当高。同时湿喷混凝土工艺施工效率高,粉尘浓度低,水灰比易控制,混凝土均质性高,回弹率低等优点,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三批)中,已明确将干式混凝土喷射机列为淘汰产品,这也就意味着粉状速凝剂命运的终结及对液体速凝剂的迫切要求。
目前国内煤矿井下绝大多数使用的速凝剂为强碱性粉状或液体速凝剂,这些速凝剂都具有强碱性,在现场应用时往往引发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碱腐蚀性、强度损失比较大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人健康和支护效果。
因此,综上所述,针对我国现有矿用速凝剂存在的上述种种问题,为了满足矿用喷射混凝土健康、环保、快速及高效地发展,需要研究开发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矿用高效无碱液体速凝剂,以满足煤矿井巷作业的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碱液体速凝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无碱液体速凝剂,其中,其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十八水合硫酸铝:48%-58%,氟化钙:3%-5%,有机醇胺:1.5%-3.5%,纤维素:0.2%-0.5%,高分子聚合物:0.2%-0.5%,土状矿物:3%-6%,余量为水。
所述的无碱液体速凝剂,其中,其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十八水合硫酸铝:50%-55%,氟化钙CaF2:3.5%-4.5%,有机醇胺:2%-3%,纤维素:0.3%-0.4%,高分子聚合物:0.3%-0.4%,土状矿物:4%-5%,余量为水。
所述的无碱液体速凝剂,其中,所述有机醇胺为链烷醇胺。
所述的无碱液体速凝剂,其中,所述链烷醇胺为二乙醇胺、异丙醇胺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所述的无碱液体速凝剂,其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丙烯酰胺。
所述的无碱液体速凝剂,其中,所述土状矿物为皂土,其分子式为Al2O3.4(SiO2).H2O。
所述的无碱液体速凝剂,其中,所述纤维素为羟乙基纤维素。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碱液体速凝剂,采用新材料新配方,降低因回弹产生的宝贵材料浪费、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和后期强度、消除环境污染及传统速凝剂对人体的伤害,利于改善煤矿作业环境,提高职业健康水平,对我国采矿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碱液体速凝剂,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碱液体速凝剂,其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十八水合硫酸铝:48%-58%,氟化钙:3%-5%,有机醇胺:1.5%-3.5%,纤维素:0.2%-0.5%,高分子聚合物:0.2%-0.5%,土状矿物:3%-6%,余量为水。又或者其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十八水合硫酸铝:50%-55%,氟化钙CaF2:3.5%-4.5%,有机醇胺:2%-3%,纤维素:0.3%-0.4%,高分子聚合物:0.3%-0.4%,土状矿物:4%-5%,余量为水。
为了更详尽的说明本发明以下列举更为详尽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十八水合硫酸铝:52%,氟化钙CaF2:4.5%,有机醇胺:3%,纤维素:0.2%,高分子聚合物:0.4%,土状矿物:5%,余量为水。制备时,按照本领域的常规工艺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2
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十八水合硫酸铝:53%,氟化钙CaF2:4%,有机醇胺:2.5%,纤维素:0.3%,高分子聚合物:0.3%,土状矿物:4.5%,其余部分为水。制备时,按照本领域的常规工艺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53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机的打纬装置
- 下一篇:真丝、锦纶和棉交织的梭织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