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反应系统合成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0655.9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7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发明(设计)人: | 骆广生;唐安斌;王凯;徐康林;林茜妍;陈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C08F16/06;C08F8/28;C08F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反应 系统 合成 聚乙烯醇 丁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脂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微反应系统合成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溶解性、耐光、耐水、耐热、成膜性,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玻璃化温度低且折射率与玻璃相近,在1935年被美国科学家合成出来用作汽车挡风玻璃的粘合层。除此之外,它还被用作建筑涂料、防弹玻璃、太阳能电池光伏板的密封材料。在它的所有下游用途中,夹层玻璃占总量的85%。2012年,PVB的全球总消耗量为27万吨。随着汽车行业、建筑行业、新型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全世界范围内对PVB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目前,高品质的PVB膜片市场主要被美国杜邦公司、首诺公司(孟山都集团分公司)、日本的积水公司、可乐丽公司四大跨国集团垄断,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原材料加工企业,对于PVB膜片所需要的树脂、增塑剂及加工工艺都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而中国国内目前也有30余家生产PVB的企业,但是其产品大多只能应用在建筑、涂料等低端市场。
PVB的合成原理是:在酸催化的条件下,聚乙烯醇(PVA)上的羟基与丁醛首先发生半缩醛反应,形成的半缩醛再与相邻的羟基发生脱水反应形成缩醛,即产物PVB。在PVB产品中除了有生成的缩醛基、未反应的羟基,还有原PVA分子上由于聚醋酸乙烯酯醇解不完全而剩余的醋酸乙烯酯基团。理想的PVB分子应该满足羟基分布均匀,无包裹,杂质少,批次稳定,而这些恰恰是目前很多工艺难以实现的目标。
PVB生产主要有四种方法:一步法、溶解法、沉淀法、均相醇法。沉淀法是其中掺杂最少,可实现性最强的工艺方法。对于沉淀法来说,丁醛与PVA分子的反应是快反应过程,反应设备的混合性能严重影响产物缩醛度的均匀性。传统的搅拌反应釜为了克服混合性能低下的问题,一般都采用5~15℃的初始反应温度以降低反应速率,由于PVA的溶解温度达到90℃,如此低的反应温度造成反应能耗较高。更重要的是,众多研究表明,低温反应的结果是PVB的缩醛度缓慢增加,当缩醛度达到20%~30%时疏水性的PVB分子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析出后的固相PVB在升温的情况下继续和溶液中的丁醛反应形成高缩醛度的PVB产品,但是由于常规搅拌反应釜中固液两相反应过程难以精确控制,使得反应的批次稳定性不好,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微反应系统合成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方法。本发明将微反应器和管式反应器相结合的微反应系统,利用该系统强化反应的特性在PVB形成沉淀前完成绝大部分半缩醛反应,保证产物缩醛度的一致性、以及产品的批次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合成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微反应系统,由微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和收集釜顺次相连组成;所述微反应器内部设置微结构分布板或微小通道;所述微结构分布板上设置筛孔或通槽;所述管式反应器为具有加热和冷却功能的套管。
所述微小通道为Y型微小通道或十字型微小通道。
所述Y型微小通道由两个不同原料入口通道和一个出口通道互相连通构成,两个入口通道的夹角为20°~180°,出口通道与任一入口通道的夹角为20°~180°。
所述十字型微小通道由两个同种原料入口通道、一个单一原料入口通道和一个出口通道互相连通构成,两个同种原料入口通道的夹角为30°~180°,单一原料入口通道位于两个同种原料入口通道的对称轴上,出口通道与任一同种原料入口通道的夹角为90°~180°。
所述微小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为0.05mm~10mm;所述筛孔的直径为0.02mm~10mm;所述通槽的长度为1mm~100mm,宽度为0.02mm~10mm。
利用上述微反应系统合成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方法,包括:
(1)将原料A和原料B加入到微反应器中,发生半缩醛反应生成反应液C;所述原料A为聚乙烯醇和正丁醛的混合溶液;所述原料B为HCl水溶液;
(2)反应液C进入管式反应器中发生缩醛反应生成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悬浊液D;
(3)悬浊液D进入收集釜中收集。
其中,
步骤(1)所述原料A中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2%~15%,正丁醛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0.5~1.6):1,原料A的溶剂为水。
步骤(1)所述原料B中HCl的质量分数为0.3%~12%,HCl与原料A中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0.02~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0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吸附磷酸根离子的MOFs材料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动力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