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48999.1 申请日: 2015-01-30
公开(公告)号: CN104645202B 公开(公告)日: 2018-09-21
发明(设计)人: 王彦刚;杜艳茹;李佃贵 申请(专利权)人: 王彦刚
主分类号: A61K36/9064 分类号: A61K36/9064;A61K36/9066;A61P1/04;A61K35/583;A61K35/646;A61K35/648
代理公司: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代理人: 达丽娜;李羡民
地址: 050011 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慢性 胃炎 中药 制剂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茵陈10‑20g、藿香6‑10g、佩兰6‑10g、云苓15‑30g、砂仁6‑9g、黄芩10‑15g、黄连10‑12g、半枝莲10‑20g、半边莲10‑20g、白花蛇舌草10‑20g。本发明以化浊解毒为主,兼以活血通络,理气和胃降逆,滋养胃阴等法治疗各种慢性胃炎,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疾病,慢性胃炎为各种病因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确诊要靠胃黏膜活组织的病理检查。本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但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通过多年对慢性胃炎患者临床观察,运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认为慢性胃炎发病原因多由于大气污染,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异常,外感六淫之邪;现代经济社会竞争、工作压力增大,社会心理应激等原因,常导致内伤七情;而生活起居异常,劳逸失度,加之饮食结构改变,膏粱厚味,煎炸炙烤等食品的增加,可损伤脾脏,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初为湿盛,湿盛则浊凝,浊凝则为痰,湿浊痰郁久则化热,热极则生毒,毒寓于热,热由毒生,变由毒起,形成浊毒之邪。

根据中医理论认为“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均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正常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浊毒致病特点有三易、四性:三易即易耗气伤血、入血入络;易阻碍气机、胶滞难解;易积成形、败坏脏腑;四性则指迁延性、难治性、顽固性、内损性。通过多年研究,认为各种原因所致脾胃功能失常,水湿内蕴,湿滞日久化而为浊,湿浊积滞日久为热,郁热内生,蕴热入血而为浊毒,故浊毒由此而生;反之浊毒内蕴日久,浊以毒为用,毒以浊为体,胶着难愈,日久互相搏结,又可加重损伤脾胃功能。浊毒既为其病理产物,也导致疾病的致病因素,两者互结,浊以毒为用,毒以浊为依,胶着难去,而致经络受阻,气血不行,津液停聚,化浊生痰,日久耗伤气血阴液,导致了以浊毒相干为主,并兼气机阻滞,血脉瘀阻,痰湿凝聚,阴血耗伤,气虚血瘀的病机变化。从而将其归纳为浊毒中阻、浊毒入络、浊毒阴伤为常见临床证候。

因此,浊毒内蕴为慢性胃炎的核心病机,也是慢性浅表性胃炎进一步向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发展演变的关键因素,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浊毒为病理产物又继发加重致病,损伤胃腑,导致胃黏膜萎缩、充血、水肿、肠化、异型增生等形成共性病理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所述药物具有治疗各种常见慢性胃炎的显著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茵陈10-20g、藿香6-10g、佩兰6-10g、云苓15-30g、砂仁6-9g、黄芩10-15g、黄连10-12g、半枝莲10-20g、半边莲10-20g、白花蛇舌草10-20g。

上述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制剂中添加以下重量份原料药:柴胡10-15g、香附10-15g、青皮9-12g、枳实12-15g、厚朴12-15g。此配方在制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上述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制剂中添加以下重量份原料药:三棱8-12g、莪术8-12g、壁虎4-6g。此配方在制备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制剂中添加以下重量份原料药:败酱草15-30g、苦参6-9g、绞股蓝15-30g、全蝎6-9g、蜈蚣1-2条。此配方在制备治疗慢性胃炎伴肠化生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制剂中添加以下重量份原料药:麦冬9-12g、元参12-15g、玉竹6-9g、沙参15-30g。此配方在制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物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彦刚,未经王彦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8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