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校对平台伺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0488.5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2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崔殷豪;谢振豊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网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1 | 分类号: | G06F17/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信***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校对 平台 伺服器 | ||
一种数据校对平台伺服器,供一连网装置连线而接收一文档。数据校对平台伺服器包括网络单元、处理单元及储存单元。处理单元识别文档中的文字,再转换文字为数个流式排版段落,并根据原始段落与文件转换后的流式排版段落的对照关系产生一索引数据。处理单元产生一校对网页,校对网页包含第一视窗及第二视窗,且处理单元于经由网络单元接收连网装置发出的一对照指令时,根据索引数据分别于第一视窗与第二视窗显示对应的原始段落与流式排版段落。藉此,可提供一原始文件与转换后文件同时开启并进度同步的接口,加速校对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伺服器,特别是一种数据校对平台伺服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持式显示装置(如平板连网装置、手机)已普及于人们的生活周遭。人们常使用此等手持显示装置浏览网页、阅读电子书。因此,数码书籍的需求量大增,使得出版社开始考虑在出版传统纸本书籍之外,亦可踏入数码出版之门。
然而,常见将纸本书籍转换为电子书文件的作法是直接使用印刷前的非结构化(Unstructured)文件(如PDF档)。然而,此种文件虽已可将书籍内容呈现在手持显示装置上,但对阅读者而言,如对书页上的特定内容想要看的更仔细时(特别是使用如手机等屏幕较小的装置),仅能将书页放大(Zoom In),当又要浏览其他部分的内容时,又需要拖曳至该区域,相当不便。
此外,部分厂商会对非结构化文件做进一步处理。采用现有文件转换系统将非结构化文档转换成结构化的流式排版文档(如html档),但现有文件转换系统无法正确的转换,导致转换后的文档大都无法采用,因此,厂商需耗费庞大的人力手动撷取出书页上的文字与图案。接着,又需要将截取出的文字与图案重新进行排版,耗费庞大的人力。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校对平台伺服器,俾供使用者上传欲转换的文件后,提供一校对平台,以供使用者快速确认文件转换后的文件。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校对平台伺服器,供一连网装置连线,数据校对平台伺服器包括网络单元、处理单元及储存单元。网络单元与连网装置连线而接收一文档。文档包括数个原始段落,而原始段落包括数个文字。处理单元电子连接网络单元,用来识别文档中的文字,再转换文字为数个流式排版段落,并根据原始段落与文件转换后的流式排版段落的对照关系产生一索引数据。储存单元电子连接该处理单元,用来储存包括流式排版段落的流式排版文本。其中,处理单元产生一校对网页,校对网页包含第一视窗及第二视窗,且处理单元于经由网络单元接收连网装置发出的一对照指令时,根据索引数据分别于第一视窗与第二视窗显示对应的原始段落与流式排版段落。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校对平台伺服器,可供使用者快速检阅可能发生辨识错误的地方,并立即编修文件保存。并且,可所见即所得的看到文件转换后的文件于不同装置上呈现的画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校对平台伺服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书文件转换服务网站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书页内容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校对网页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 数据校对平台伺服器
120 网络单元
140 处理单元
160 储存单元
200 连网装置
300 网际网络
400 电子书文件转换服务网站
410 前台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网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象网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04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转换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