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厨房电器用加热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3224.2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7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田洪波;董希光;辛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56 | 分类号: | A47J31/56;A47J36/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厨房 器用 加热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配件,特别是一种厨房电器用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些厨房电器,尤其是电热器具,普遍会采用热效率高、升温速度快的加热装置,以1000W加热功率为例,大致每秒钟温升10K左右,而其加热容器基本都是内部以钢杯体作为加热源载体、外部包覆塑料外壳的结构。传统的温控装置是通过一个温控器和一个熔断体配合实现。温控器本身设有瓷套,温控器的感温铝盖直接贴于加热源涂层表面,通过双金属片形变推动瓷杆运动,进而推动开关触点开/闭,因此其热响应速度要快一些。而熔断体的热响应速度较慢,大都采用的是低熔点合金作为保险丝,外部包覆瓷质外壳,保险丝熔断时间再加上低导热系数的瓷质外壳的热阻隔,其热响应速度大致在20~30秒之间,以响应速度20秒为例,假设温控装置从100℃开始感温响应,则20秒时间内,加热装置的温度即可高达300℃以上,厨房电器的塑料外壳会熔融,故传统的温控装置远远无法满足快速升温的加热装置的保护要求,因此如何防止干烧或糊底时出现短时升温过高造成塑料外壳熔化甚至烧透的情况,从而对食品加工机进行可靠有效的温度保护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厨房电器用加热容器,温控装置能够快速响应,对食品加工机进行可靠有效的温度保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厨房电器用加热容器,包括金属杯体、加热装置和温控装置,其中:所述温控装置包括一个自动复位温控器和一个手动复位温控器,自动复位温控器和手动复位温控器均固定于金属杯体的外壁,自动复位温控器的响应温度比手动复位温控器的响应温度低。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复位温控器的响应温度比手动复位温控器的响应温度低30~60K。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杯体的外侧设有外壳,所述手动复位温控器设有复位杆,所述外壳上设有配合孔,所述复位杆的端部从所述配合孔露出所述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杯体的外侧设有外壳,外壳包括侧壳和底座,所述底座与侧壳装配连接并通过一颗螺钉紧固,所述手动复位温控器设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隐藏在外壳内并且伸向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复位温控器和手动复位温控器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加热容器的外壁上,所述复位杆设置在固定手动复位温控器的固定件上,所述复位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固定件上,复位杆的一端与手动复位温控器上的复位顶杆对应并相互作用,复位杆的另一端用于供用户拨动。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复位温控器和手动复位温控器串联在加热火线上;或者,所述自动复位温控器和手动复位温控器串联在加热零线上;或者,所述自动复位温控器和手动复位温控器中的其中一个串联在加热火线上、另外一个串联在加热零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杯体的外侧壁附着有绝缘导热层,加热装置为设在绝缘导热层外侧并被封装的碳纤维加热体,自动复位温控器和手动复位温控器固定在金属杯体的外侧壁上,自动复位温控器的前端面和手动复位温控器的前端面均正对碳纤维加热体。
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加热体通过保温层和防水层封装,防水层位于保温层的外侧,所述保温层和防水层具有供自动复位温控器的前端和手动复位温控器的前端穿过的安装孔,碳纤维加热体与自动复位温控器的前端面和手动复位温控器的前端面之间均设有导热系数高的绝缘填充物,绝缘填充物形成两个导热平台分别与自动复位温控器的前端面和手动复位温控器的前端面一一对应实现面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绕置在金属杯体外侧壁的加热管,自动复位温控器和手动复位温控器固定在金属杯体的外侧壁上并靠近加热管固定,自动复位温控器的前端面和手动复位温控器的前端面均紧贴金属杯体的外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绕置在金属杯体外底壁的加热管,自动复位温控器和手动复位温控器固定在金属杯体的外底壁上并靠近加热管固定,自动复位温控器的前端面和手动复位温控器的前端面均紧贴金属杯体的外底壁;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在金属杯体外底壁的加热盘,自动复位温控器和手动复位温控器固定在加热盘的底壁上,自动复位温控器的前端面和手动复位温控器的前端面均紧贴加热盘的底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32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饭锅内胆结构
- 下一篇:豆浆机的机头组件和具有其的豆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