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顶溜槽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4958.1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1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魏勇;徐晓东;章勤超;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15 | 分类号: | F27D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罗满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乐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顶 溜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溜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炉顶溜槽。
背景技术
炉顶溜槽是生产中的损耗部件,传统的炉顶溜槽使用寿命较短,通常只有6个月,在更换溜槽时需多名工人花费大量工时才能完成,每次溜槽修复的成本大概是3万元左右,维护效率低,维护成本高。炉顶溜槽底部的耐磨板容易受高温和料物的冲击而发生断裂、脱落,并且炉顶溜槽受到高温炙烤和料物的冲击时溜槽壳体很容易变形,极大的增加了更换取出溜槽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炉顶溜槽,解决目前技术中的炉顶溜槽磨损快,容易受高温和物料的冲击而变形,维护耗时长、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炉顶溜槽,包括溜槽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溜槽主体整体呈U形槽结构架装在支架上,在溜槽主体的内壁加装保护板,并且在溜槽主体顶部的开口处加装加强件将U形溜槽主体的两壁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炉顶溜槽通过保护板加强溜槽主体的结构强度和耐磨性,避免溜槽主体的底部的耐磨层受温度或料物的冲击而断裂、脱落,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利用加强件将溜槽主体U形开口的两壁连接拉住,防止物料的冲击将溜槽主体撞击变形,提高溜槽主体结构强度,方便溜槽主体的取出更换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的溜槽主体沿物料流动方向口径逐渐缩小,起到汇集的作用,并且加强溜槽主体本身的抗变形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板采用厚钢板,通过焊接的方式装置在溜槽主体的内壁上,厚钢板的耐磨性好、强度高,可有有效加强溜槽主体的结构强度,抵抗物料的冲击,提高使用寿命,防止溜槽主体断裂。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强件采用长条钢板,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U形溜槽主体的两壁顶端,利用长条钢板将溜槽主体的两壁拉住,防止由于物料的冲击导致溜槽主体的开口越来越大,最终完全变形而难以将溜槽主体取下进行维护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强件设置在靠近溜槽主体出料端处,并且平行设置有若干条加强件,溜槽主体冲击变形最严重的部位是出料端处,因此在出料端附件采用加强件将U形槽的顶部固定,防止冲击造成开口变大,有效提高溜槽主体的结构强度,方便维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炉顶溜槽加强了溜槽的结构强度和耐磨性,有效防止溜槽因物料冲击而断裂、脱落,提高使用寿命,同时溜槽的开口处也通过加强件连接加固,防止因冲击而变形,确保溜槽可以轻松方便的取下进行维护更换,降低维护难度,延长维护周期,降低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制作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炉顶溜槽,加强溜槽的结构强度,降低磨损和变形,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维护难度和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炉顶溜槽,包括溜槽主体1,溜槽主体1整体呈U形槽结构,并且溜槽主体1沿物料流动方向口径逐渐缩小,溜槽主体1架装在支架2上,在溜槽主体1的内壁加装保护板3,保护板3采用厚钢板,通过焊接的方式装置在溜槽主体1的内壁上,保护板3可以有效防止溜槽主体1受高温或料物的冲击而断裂、脱落,提高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在溜槽主体1顶部的开口处加装加强件4将U形溜槽主体1的两壁连接固定,加强件4采用长条钢板,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U形溜槽主体1的两壁顶端,加强件4设置在靠近溜槽主体1出料端处,并且平行设置有若干条加强件4,防止溜槽主体1被冲击变形,降低取溜槽时的难度,节约更换维修时间,也相应了减少了设备维护的费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49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回转窑熟料水冷装置
- 下一篇:烧结台车防漏风磁性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