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湿暖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6822.0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8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唐昌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黔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F6/10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陈源鸿 |
地址: | 564100 贵州省遵义市湄***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湿 暖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加湿暖风机。
背景技术
暖风机,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集辐射与对流于一身,内部为高效能铝合金散热翼板,辐射能力强、辐射面积大,采用电热膜为发热材料,它超大面积的黑晶镜面外观时尚,完全满足了讲究居室装饰美观人群的苛刻要求。它主要是以远红外辐射和热对流的方式送暖。负离子功能可以时时清新空气。此款电暖炉在底部还加装了四个轮子,充分考虑到大面积房子移动的方便性。
暖风机在将房间温度提升的同时,也使得房间内的空气更为干燥,室内室外的温差变大,人就会觉得不舒适,从而引发各种毛病。为了防止诸多毛病的产生,许多细心的朋友都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提高空气的湿度。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简单易行的室内保湿方法:打扫卫生时可以做“湿式扫除”,用湿拖布和湿抹布来拖地和擦家具等,或者将纯棉的湿毛巾搭在室内;也可以在家里养一些绿色植物,如吊兰、绿萝等,这些植物不仅能增加室内湿度,植物的光合作用,还能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或者养观赏鱼,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增加空气湿度的方法。 不过作为最省时又费心的方法,还是直接购买一个加湿器来得好,加湿器不仅可以科学驱除干燥滋润空气,还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尘埃,在加湿的同时还净化空气、防止细菌和病毒传播,提高人体免疫力。
由于上述原因,推出一种既提升温度,又提升湿度的家用电器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弥补该领域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加湿暖风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湿暖风机,它包含电器座体、出风口窗体和加湿器,所述电器座体包含进风口、风机和电子器件;所述出风口窗体设于座体上,共有三个或四个,一起组成圆柱形,单个为截面呈扇形的柱体;所述加湿器设于多个出风口窗体的中间,顶部设有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窗体相互连接的侧壁上设有耐温反射涂层,弧形前壁为铁丝网。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器为多层的、上开口筒形结构,其里层设有吸水材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加湿暖风机设有成圆柱形的三个或四个出风口窗体,每个出风口窗体设有单独开关,出风口窗体中间设有加湿器;其出风口窗体占体积比很小,辐射面积大,可独立开启,该方案利用热风发热丝热量作加湿器的热源,具有同比省电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湿暖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体,2-出风口窗体,3-加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说明。
一种加湿暖风机,它包含电器座体1、出风口窗体2和加湿器3,所述电器座体1包含进风口、风机和电子器件;所述出风口窗体2设于座体1上,共有三个或四个,一起组成圆柱形,单个为截面呈扇形的柱体;所述加湿器3设于多个出风口窗体2的中间,顶部设有窗口。所述出风口窗体2相互连接的侧壁上设有耐温反射涂层,弧形前壁为铁丝网。所述加湿器3为多层的、上开口筒形结构,其里层设有吸水材料。
出风口窗体2内侧设有发热丝,电器座体1内的风机从进风口抽取空气,在出风口窗体2内侧经发热丝加热后经前侧窗口辐射出去,侧壁上的反射涂层也会反射部分热量,使每个出风口所发热风热量更多;每个出风口窗体设有单独开关,出风口窗体开得越多,对应的风机风量越大。进一步,其出风口窗体2中间仍然会积累和部分热量,本方案在出风口辐射窗中间设有多层结构的加湿器,利用暖风机热量来为加湿器提供热源,节省了电能。
当多个出风口窗体2开启时,可提供360度范围的热风范围,其出风口中间通过多层结构的加湿器,来利用热风机中部富裕的热量,从加湿器顶部的开口加入水,其内的吸水材料可以保证设备在移动和搬运时水不溢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黔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黔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6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