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3468.6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8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天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H02G3/04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涂志刚 |
地址: | 33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用线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线夹。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汽车电气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各种电器部件的使用以及汽车布线的设计成为汽车设计的重要内容,汽车整车的通电安全越来越多的被关注。通电线束是整车电力的传输载体,需要可靠的固定以及合适的防护,以防止其被车内各种锋利的钣金等零部件损伤,造成电器件功能失效甚至整车被烧蚀等严重后果。
目前应用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钣金开一个钣金孔,使用和钣金孔配合的扎带,一头捆住线束,一头塞入钣金孔中固定;另一种是在钣金上焊接植焊螺栓,使用和植焊螺栓配合的扎带,一头捆住线束,一头卡接在螺栓上固定。由于线束通常是由多跟圆形线的组合,必然存在较多间隙,以上两种扎带固定线束的方式,卡接本体的结构为单向固定,首次捆扎程度不易过紧,否则会造成线束外表受损。首次捆扎存在线间隙,长时间使用后,线束的绝缘层受压自动变形甚至不能复原,绝缘层逐渐填充捆扎间隙,造成捆扎松动失去约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汽车用线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寿命长的汽车用线夹。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汽车用线夹包括线夹环和其两端的连接构件,在线夹环侧壁设置多个均布的向内凸出的膨胀体形成凸凹相间的弹性面;在线夹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U型卡座和卧U型卡槽,并在U型卡座的外侧边设置有L型卡头,所述L型卡头与卧U型卡槽匹配对扣。所述膨胀体是将线夹环的环形侧壁自身的中部向内凸出形成膨胀体,或者所述膨胀体是在线夹环内壁固定有向内凸出的膨胀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将线夹环内设置了弹性的膨胀体,多个均布的膨胀体向内凸起,凸凹相间的弹性表面可以充分填充线束的间隙,达到充分贴合压紧线束的目的。不会因长期使用而松弛。特殊设计的连接构件与膨胀体结合,能够快速扣合连接而且不易脱离,由于膨胀体提供了弹性压力,连接构件无需设置放缩结构,其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效果好,适合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线夹环,2为膨胀体,3为U型卡座,4为卧U型卡槽,5为L型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汽车用线夹包括线夹环1和其两端的连接构件,在线夹环1侧壁设置多个均布的向内凸出的膨胀体2形成凸凹相间的弹性面;线束位于凸凹相间的弹性面内时,配合弹性膨胀体2的内压力,可以充分填充线束间隙,达到更好的贴合压紧效果。
另外,在线夹环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U型卡座3和卧U型卡槽4,并在U型卡座3的外侧边设置有L型卡头5,所述L型卡头5与卧U型卡槽4匹配对扣。本实施例中的膨胀体2是将线夹环1的环形侧壁自身的中部向内凸出形成膨胀体2。
实施例2:图略,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做出局部改动,本实施例的膨胀体2是将线夹环1的环形侧壁自身的中部向内凸出形成膨胀体2,或者所述膨胀体2是在线夹环1内壁固定有向内凸出的膨胀环。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天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天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34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沟道电缆的进户端子箱用防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缆剥皮专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