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台式冷冻离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3442.1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2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戴苏顺;郑俊琦;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银丰鼎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15/02 | 分类号: | B04B15/02;B04B1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东***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式 冷冻 离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离心机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台式冷冻离心机。
背景技术
在生物制药企业、医疗和生物实验的生产、研究过程中,在离心机使用过程中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在分离细菌、微生物等物质时,需要具有大的离心力,才能将这些物质进行分离,达到医疗和生物实验的目的。但是,国内一般的离心机只能达到19000转/分,只能满足一般的分离技术要求,如分离细胞膜、动植物组织内直径在0.1-1μm病毒,超过这一范围,其分离的效果就不理想。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所要求的分离内容大量增加,如分离各种蛋白质、DNA、RNA的检测,必需具有大于20000转/分以上的离心机才能胜任,必要时必需在高速离心机中配以制冷装置,才能满足更高要求的物质分离、细化和精制;在有些制药或实验环境中,离心机经常需要移动到特定的位置进行实验或其他操作,在移动过程中,传统的在离心机底部假装万向滚轮,进行人工手推式的操作很容易对离心机内的精细部件造成震动损伤,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式冷冻离心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台式冷冻离心机,包括一具有移动式底座的机壳,在机壳内上端设有一腔体,机壳内的底面上分别固定有制冷机、高速电机,高速电机通过驱动皮带连接驱动主轴,驱动主轴与腔体内的转子机构连接,所述的制冷机通过管路与腔体连通;机壳上侧面设有上盖和控制键面,上盖与机壳之间设有门盖锁,上盖与机壳之间的四周的机壳上固定有密封圈;在所述的底座内设有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行进电机、第一同步轮、同步带、第一行走轮、第二同步轮、驱动轴、第二行走轮、第二辅助行走轮、第一辅助行走轮、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并列设置,行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同步轮固定连接,第一同步轮经同步带与第二同步轮连接,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第二同步轮两侧的底座下端,第一行走轮设置在第一轴承座外侧并与驱动轴的一端连接,驱动轴上串联连接第一行走轮、第二同步轮和第二行走轮,第二行走轮经第二轴承座外部与驱动轴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子机构由角转子、密封圈、转子盖、中心螺钉、连轴套、离心瓶盖、离心瓶、识别环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辅助行走轮和第二辅助行走轮分别平行于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并设置在底座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行进电机固装在底座的内部,在底座内还设有一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与行进电机电连接,行进电机还连接一遥控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在分离前进行温度设定也可在分离过程中调节参数进行即时的自动化控制。操作方便,具有制冷功能,能满足更高要求的物质分离、细化和精制,从而更好地精确控制物料质量,符合GMP的要求,而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离心机体缓慢稳定的移动,减少人工手推造成的意外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台式冷冻离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台式冷冻离心机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键面,2-上盖,3-密封圈,4-门盖锁,5-转子机构,6-腔体,7-驱动主轴,8-驱动皮带,9-高速电机,10-制冷机,11-机壳,12-底座,13-第一行走轮,14-第一轴承座,15-第二同步轮,16-行进电机,17-驱动轴,18-第二轴承座,19-第二行走轮,20-第二辅助行走轮,21-第一同步轮,22-第一辅助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银丰鼎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银丰鼎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3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