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时用的防护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5080.1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7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牟建珍;杨露;罗轶;罗朝晖;刘婵;向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川市民族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65 | 分类号: | A61G7/0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防护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时用的防护框架。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治疗各种疾病的常用措施之一,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延续生命的主要治疗手段。患者通过输液能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维持热量,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透析能清除体内毒素,排除体内积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输液、输血、透析时间长,患者必须处于一种固定体位,患者在移动手臂、被子时会牵拉到管道,引起管道移位,一旦出现管道滑脱或牵拉出针头,导致必须重新穿刺,损坏了患者血管,给患者增加了痛苦。输液时为了保暖必须盖上被子,更易致输液针头的滑脱、漏针、肿胀,增加了患者担心漏针的心里负担,反复掀开被子又易引发感冒,工作中因为患者输液肢体的移动、被服的覆盖多次出现针头滑脱,液体渗漏。被子直接压在患者穿刺的上臂或下肢上,致其肢体缺少灵活的活动空间,易麻木、不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输液时用的防护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时用的防护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拱管(1)、直管(2)、连接点(3),拱管(1)纵向排列,直管(2)通过连接点(3)与拱管(1)垂直连接,形成框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时用的防护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管(1)和直管(2)为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时用的防护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管(1)为三根,所述的直管(2)为五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时用的防护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管(2)可伸缩并且粗细不同。
本实用新型一种输液时用的防护框架使用时简单、方便、快捷,将管道与穿刺手臂完全保护性隔离起来,既便于观察穿刺点,又保护了穿刺管道,减轻了患者因长时间输液带来的肢体不适感,减少了掀被子观察液体通畅的次数,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减轻了患者的心里压力,有效杜绝了患者因为被子遮盖,肢体移动而致的针头滑脱、渗漏,而且该框架可以收缩便于收纳,清洁消毒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输液时用的防护框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一种输液时用的防护框架收缩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拱管;2-为直管;3-为连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输液时用的防护框架,包括拱管1、直管2、连接点3,拱管1纵向排列,直管2通过连接点3与拱管1垂直连接,形成框架。拱管1和直管2为不锈钢管制成。拱管1为三根,所述的直管2为五根。所述的直管(2)可伸缩并且粗细不同。
实施例2:
一种输液时用的防护框架,包括拱管1、直管2、连接点3,拱管1纵向排列,直管2通过连接点3与拱管1垂直连接,形成框架。拱管1和直管2为不锈钢管制成。拱管1为五根,所述的直管2为五根。所述的直管(2)可伸缩并且粗细不同。
实施例3:
一种输液时用的防护框架,包括拱管1、直管2、连接点3,拱管1纵向排列,直管2通过连接点3与拱管1垂直连接,形成框架。拱管1和直管2为不锈钢管制成。拱管1为4根,所述的直管2为3根。所述的直管(2)可伸缩并且粗细不同。实施例4:
一种输液时用的防护框架,包括拱管1、直管2、连接点3,拱管1纵向排列,直管2通过连接点3与拱管1垂直连接,形成框架。拱管1和直管2为不锈钢管制成。拱管1为五根,所述的直管2为3根。所述的直管(2)可伸缩并且粗细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川市民族中医院,未经利川市民族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5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