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形纵向连接预应力拼装式地下管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2804.0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1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楸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楸长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杨钦祥;董金国 |
地址: | 0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形 纵向 连接 预应力 拼装 地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形纵向连接预应力拼装式地下管廊。
背景技术
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优先调大的老城、新区的布局,很快的扩展了公共、商贸、工业的范围,很快的拉大了老村、新居的板块,很快的变的人多了,车多了,街宽了,楼高了。随着“建设标准”的提高,原来的地上设施已逐渐的改造成为了地下专用管线,以前非常单一的地下供水、排水,已和现在的市内交通、电力、通讯、供暖、燃气、节水、节能、环保等行业相关联,成为很复杂的地下专项工程。
为了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提高城市基础工程规划的科学性,开发地下空间是特别有必要的,健全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严格建筑规范和质量管理,强化实施监督,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建筑质量等有关的方针政策,已为建设城市地下管廊创造了机遇。改变“传统工艺”走“科技创新”的道路来建造“地下管廊系统工程”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必须从现实角度出发,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进行科学实验,反复的进行论证,才能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才能打造出真正适用于新型城镇基础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才能成为真正的示范工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形纵向连接预应力拼装式地下管廊,利用“结构创新”和“功能创新”,提高管廊的建设标准,增强管廊的实用性能,最终达到“系统创新”的目标。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形纵向连接预应力拼装式地下管廊,包括方形混凝土管廊体和设置在管廊体内的由纵筋和支撑筋制成的外层骨架和里层骨架,所述外层骨架和里层骨架之间设置有纵向筒管,在纵向筒管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用锚具锚固的钢绞线,所述锚具设置在管廊体两端面的对接凹孔内,所述管廊体两端面还设置有对接凹槽,所述的管廊体的下部设置有托底定位梁。
外层骨架由外层纵筋和外层支撑筋构成,里层骨架由里层支撑筋和里层纵筋构成,在外层骨架和里层骨架之间设置有斜拉加强筋。
在所述的纵向筒管和对接凹孔内设置有高强水泥填料,在对接凹槽内设置有遇水膨胀胶圈。
在所述的管廊体的四角端面和外侧面设置有预留对接凹角,在预留对接凹角内设置有连接器,用于连接固定多段管廊体的钢绞线,在所述的预留对接凹角内设置有高强水泥填料。
在托底定位梁两侧设置有定位垫板,在所述的管廊体内设置有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置有自来水管、再生水管、供暖管、电力管、通讯管、通风管、线缆管、光控装置。
在管廊体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箱,在连接箱的侧部设置有连接管廊口,在连接管廊口和管廊体之间设置有预留伸缩变形缝,在伸缩变形缝内设置有橡胶止水带,在所述的连接箱的下部设置排水孔,在排水孔的下部设置有体外排水管。
在连接箱的侧部设置有位于地平面上部和下部的通风房,在所述的连接箱和通风房之间设置有通道、连接管廊口,在通道和连接管廊口之间设置有伸缩变形缝,在伸缩变形缝内设置有橡胶止水带。
在连接箱的侧部设置有位于地平面上部和下部的功能房,在所述的连接箱和功能房之间设置有通道、连接管廊口,在通道和连接管廊口之间设置有伸缩变形缝,在伸缩变形缝内设置有橡胶止水带。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方形的结构造型,采用纵向预应力连接的新模式,采用托底定位、四角连接定位的新工艺、新技术,增强了方形管廊抗重压、抗位移、抗沉降、抗渗漏、抗地震的多项“标准”。
利用斜拉加强筋能把外层和里层骨架连接在一起,能提高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能,能增加管廊结构体的抗压能力,能保证用精制钢模板预制1.5-5米以上管廊段的精度。
利用纵向预应力的连接方式,以四角和托底梁的对接凹口为基孔,用高标号水泥浆进行高压灌注,能形成高强度的定位体系,能保证管廊段形成一个抗挤压、抗重压、抗地基反力的结构体,能把方形管廊的标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本实用新型采用“管段拼装、管体连接”的新结构方式,利用连接箱的优势,能把用钢绞线进行串联的管廊体连接成长几十米或几百米以及几千米的超长管廊道和纵横并连的管廊网。利用连接箱特有的优势把市政现有的专用管线(燃气、排水除外)连接在一起,利用自动化配制的有利条件,能把地下管廊提高到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水平,能把地下管廊工程建成最现代的地下系统工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楸长;,未经张楸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28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水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砂卵砾石回填基础上的铺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