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1284.1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8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华;刘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奥赛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00 | 分类号: | F22D1/0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杨世兴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烟气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不论燃煤燃烧炉、燃气燃烧炉还是燃油燃烧炉,都存在热效率偏低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排烟热损失,且高温烟气携带有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和大气温度升高。
锅炉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工业锅炉排烟余热所占锅炉热量的比重较大,尤其对于燃气锅炉。在天然气锅炉热损失中,主要为排烟热损失。通常燃气锅炉的排烟温度较高,一般在160~240℃。烟气中含大量过热态水蒸气,是烟气热量的主要携带者,约为55%~75%。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该空气净化器结构简单,余热回收效果好,余热回收率高,通过在烟道内设有过滤网,能对向外排放的烟尘进行过滤,减少了粉尘污染的产生,减少高温烟气的直接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水箱、循环水泵、蒸汽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器、温差发电机、冷水管路和补水阀,所述蒸汽锅炉出烟口处安装有烟气余热回收器,所述烟气余热回收器连接有烟道,所述烟道的顶部设有烟囱,所述蓄热水箱的左侧管口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烟气余热回收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烟气余热回收器的出水口通过电磁阀与所述蓄热水箱的上部管口连接,所述蓄热水箱的右端管口与所述温差发电机的热端管口连接,所述温差发电机的热端出口与蓄热水箱连接,所述冷水管路分别与所述温差发电机的冷端进口和补水阀的一端连接,所述补水阀的另一端与所述蓄热水箱的底部管口连接。
上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与烟气余热回收器之间管路上安装有电磁阀。
上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水箱中安装有水软化装置。
上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内中设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余热回收效果好,减少高温烟气的直接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余热回收率高,通过在烟道内设有过滤网,能对向外排放的烟尘进行过滤,减少了粉尘污染的产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蓄热水箱; 2—循环水泵; 3—蒸汽锅炉;
4—烟气余热回收器; 5—温差发电机; 6—冷水管路;
7—补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蓄热水箱1、循环水泵2、蒸汽锅炉3、烟气余热回收器4、温差发电机5、冷水管路6和补水阀7,所述蒸汽锅炉3出烟口处安装有烟气余热回收器4,所述烟气余热回收器4连接有烟道,所述烟道的顶部设有烟囱,所述蓄热水箱1的左侧管口与所述循环水泵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水泵2的出水口与所述烟气余热回收器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烟气余热回收器4的出水口通过电磁阀与所述蓄热水箱1的上部管口连接,所述蓄热水箱1的右端管口与所述温差发电机5的热端管口连接,所述温差发电机5的热端出口与蓄热水箱1连接,所述冷水管路6分别与所述温差发电机5的冷端进口和补水阀7的一端连接,所述补水阀7的另一端与所述蓄热水箱1的底部管口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水泵2与烟气余热回收器4之间管路上安装有电磁阀。
本实施例中,所述蓄热水箱1中安装有水软化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烟道内中设有过滤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奥赛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奥赛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12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