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效隔爆电机机座水压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6072.1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3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荷芬;顾飞龙;赵昱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路接洲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电机 机座 水压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高效隔爆电机机座水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球降低能耗的背景下,高效节能电机成为全球电机产业发展共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国都相继制定了电动机的能效标准与能效标识制度,比如,美国在EPACT标准之上制定的NEMAPremium超高能效标准,并且只有通过美国UL认证,才能真正进入欧美市场。根据国际电工委标准IEC60079-0及IEC60079-1(GB3836.1及GB3836.2)关于一般易燃易爆场合使用的隔爆电机机座水压试验要求为1.5MPa,而UL认证要求水压为国内的4倍,即6MPa,因此为了使相应零部件能达到此要求,做试验时必须有一套完整、完善的夹具。而现有的夹具装置不能满足6MPa水压试验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电机机座能满足6MPa水压试验的超高效隔爆电机机座水压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效隔爆电机机座水压试验装置,试验时机座轴线为竖直状态,包括设置在电机机座上的机座上闷板和机座下闷板;所述的机座上闷板和机座下闷板以电机机座两端止口定位;所述的机座上、下闷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机座上、下闷板的一侧面上安装有压板;所述的电机机座的出线口设置有机座出线口闷板;所述的机座出线口闷板设置在压板的内侧;所述的机座上闷板上设置有施压注水口。
进一步的说,为了提高试验时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机座的端面与机座上、下闷板的平面接触处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的出线口与机座出线口闷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再进一步的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座上、下闷板之间通过16根压紧螺栓紧固;所述的机座上、下闷板均为钢板,厚度为64~66mm。比一般的夹具厚40mm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通过机座上、下闷板的固定,使机座能满足6MPa水压试验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上闷板;2、机座下闷板;3、机座上、下闷板连接螺栓;4、机座出线口闷板;5、压板;6、施压注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超高效隔爆电机机座水压试验装置,包括电机机座,所述的电机机座具有机座上闷板1和机座下闷板2;机座上闷板和机座下闷板以电机机座两端止口定位;机座上、下闷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3连接;机座上、下闷板的一侧面连接有压板5;电机机座的出线口设置有机座出线口闷板4;机座出线口闷板设置在压板的内侧,机座上闷板上设置有施压注水口6。
为了提高试验时的密封效果,电机机座的端面与机座上、下闷板的平面接触处设置有O型密封圈。出线口与机座出线口闷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机座上、下闷板之间通过16根M24的压紧螺栓紧固;上、下闷板联接螺栓加长螺纹长度,以加大绞链接触长度,同时采用达到12.4级强度材质。
试验装置采用45#钢板,经过锻打,在数控加工中心上完成整个车削加工。机座上、下闷板均为厚度为65mm。比一般的夹具厚40mm左右。
试验时,将机座紧固在试验装置上,紧固时先紧固机座上闷板1和机座下闷板2两者以密闭机座的两端,再将固定有机座出线口闷板4的压板5固定到上、下闷板上,使机座出线口闷板4密闭住机座出线口,从机座上闷板的施压注水口注水,直至机座中注满,且无任何泄水;待注满水后,接上水压试验管,逐步施压,保证6MPa,10秒钟不降压,说明装置与机座连接密封很好,无泄水,即试验通过。
以上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说明书后可以对以前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6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